作者:贾 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9 7:5:21
选择字号:
你的文章有多少点?

 
贾 伟
 
最近芝加哥大学有个华人教授跟我在电话里说了件事,他去国内交流期间,有个同仁对他说,你们美国教授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咱现在也可以发10个点左右的文章了。这位曾在美国做出过一个新药并成功上市的大教授一时语塞,他觉得这样的理解比较小儿科,发文章仅是做教授的一部分,但这么基本的概念不知该如何去跟对方讲。
 
我前段时间也碰到过相类似的事情。当时在国内开一个学术论坛,有个学者(也是我的一个熟人)在台上讲他的研究发现(很有意义的结果),然后就讲到发表这篇文章的杂志影响因子很高,于是乎又在台上多说了几句,提到了他最近几年所发表文章的点数(大概是影响因子之和),他兴之所至,说就连他实验室的一个学生目前发表文章的总点数都达到了一二百了,并一指前排的一位香港来的教授,“我的这个学生足可以到你们香港大学当正教授了”。
 
我无比同情地看了眼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港大正教授,他脸上表情比较尴尬,好歹在外打拼了多年,一直以来在国内学者面前颇有优越感,怎么就莫名其妙间跟人家学生画上了等号,这种感觉肯定不是那么愉悦的。
 
大家都是熟人,互相调侃一下无伤大雅。文章点数高的确是科研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让海外教授气不顺的倒不一定是“点数”,而是“点数比你高,水平就比你高”的说法。试想一个以第一作者发了高影响因子文章的博士生或博士后只能是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或博士后,毕竟不能等同于指导他们发文章的导师/教授,至少大多数人肯定尚不具备独立的科研方向和引领能力。而我们学术界一味以数字性指标来为学术水平和能力“插标签”,这样一个现象只能说明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很不成熟。
 
我感觉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在未来还有一个大的台阶要上。十几二十年前的初级阶段是“定性”为主,缺乏量化性评价指标,所以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差不多;第二阶段是SCI为核心的指标体系的逐步建立,先是数量——比篇数,然后是看点数,现在又在看引用率和H因子,这些量化指标的逐步应用说明我们的学术评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未来一些年里,标志着评价走向成熟的第三个阶段将会是一定的量化指标下的综合和定性分析的同行评议体系的建立。达到这个阶段的同行评议有量化的基础,但其结果一定是定性的!对一个学者而言,最合理的学术评价一定是综合性的、理性的和个性化的。
 
我曾听说最近南方有个高校人才引进,他们尝试新指标了,用论文H因子和引用率来比较应聘者的学术水平。他们设定了H因子的某一数值作为“切割点”筛选候选人,结果有意思的是符合资格的候选人年龄最小的也在五十几岁,大多数在六十几岁甚至到七十岁的。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性原因是校方机械地去相信新的量化指标而不去试图了解每一个指标的特点。 H因子和引用率这一类是累计性指标,需要结合被评价人的科研“工龄”来判断。同领域比较的话,在建立自己的独立实验室以后短时期内(如10年)达到较高指标的学者八成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反之,一个较平庸的学者只要科研“工龄”足够长,几十年日积月累,在行将退休阶段其H因子和论文引用率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不足为奇。这个指标体系的另外一个漏洞是合作论文,一个没有自己独立科研方向的学者参与到一个或多个优秀学者的工作和论文中去,几年下来靠着“搭车”也可以有骄人的H因子。所以,用任何指标体系去评价别人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用自己的脑子做职业性的思考。所以说好的评价结果一定是综合的和定性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的科研好坏,其实国际国内同行心中很清楚,而对于行外之人,你再“拽”也是白搭。尽管也当了不少年的中国教授,听到咱们教授非常“提气”的藐视国外同行的言论感到振奋,我仍然觉得没必要用那些数字(点数)来跟人叫板,这里或多或少还是一个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就像《永不磨灭的番号》里的李大本事,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拿到八路军主力团的番号,从而一改县大队的“土八路”形象。土八路还是正规军其实不重要,仗打得好才重要。
 
一个指标体系再好也无法对所有人的科研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事实上我觉得中国教授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很难评价,这部分人的科研成长模式很一致——通过担任行政领导控制大笔的经费和大批的生源,实际上都是他们的研究生和助手们在帮他们做科研和做文章,除了“点数”和“篇数”以外,这些当领导的对科研不甚了了,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也从不过问。而每当这些“大教授”夸夸其谈时,俺们这些普通教授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里会冒出李大本事经常挂在嘴上的两个字——“揍性”!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107]ayalex
 
最讽刺的是中国目前最能够拿出手的青蒿素,恰恰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植化分离,相信屠奶奶那时候还没有IF的概念。
 
博主回复:中国目前最“拿得出手”的中医药绝不仅是青蒿素,青蒿素的现代科研工作实质上很一般,无非是在西方(有临床结果)造成了影响而已。不过你说的对,那时候国人只知道响应号召,埋头干活,没有IF的概念。不过也正因为有一段“埋头干活”的年代,我们今天还算有几样东西可说。全像现在这个折腾劲头,过几十年还真不知道有啥东西可鼓吹的。至少过去十年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大牛不断涌现,成果乏善可陈。
 
[104]yejian
 
这种“宣传”就是传说中的露点?
 
博主回复:比喻贴切,有料之人爱露,无料之人愤慨,介于有料和无料之间的则时而暴露,时而愤慨!
 
[103]velociraptor
 
引进人哪能光机械地看点?如果这样行的话要学术委员会干什么?
 
博主回复:对啊,总是“看点”有点像拍电影而不是人才引进了。
 
[102]tozyz1
 
真正代表科研进展的工作点数不一定高,SCIENCE和NATURE的文章点数很高,实际上也有很多是垃圾。好的工作如果能够成为经典,就是对人类的贡献。中国有很多学者认识水平确实很差。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工作。只是一味跟风,搞些吸引眼球的东西,如纳米、生物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被炒热了,容易发高点数的东西。论文的点数有时候像流行歌曲。有些东西短时间流行快,但经不了多久就完了。有些是经久不衰。但后者的东西往往很少。科学领域的东西也如此。
 
博主回复:论文点数像流行歌曲——精辟。
 
[82]koptein
 
体制使然,对科研工作者而言,也是需要一套科学而客观的绩效评估体系。
 
博主回复:对,但再客观的评估还是不能完全依赖数字,还是要用脑子的。
 
[79]sundaning
 
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对于人才的评价,靠用这样的数字来“量化”,从管理学上来说,实在是一个笑话。
 
博主回复:其实也看得出我们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管理水平之低是惊人的。
 
[75]frogastro
 
其实同行是有判断力的,只是中国人从来不愿意尊重规则,出于各种目的,会经常有意误判,所以就用一些外国人提供的数据来判断学术能力,这不单在学术界,其他领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66]EngineeringProf
 
Well,美国不也有“Deans cannot read but can count”的说法。既简单又说明问题的metric,还是有用的。打仗好不好,数钢盔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只是不能只数钢盔论英雄。最近几年,听国内学者“我的这个学生足可以到你们香港大学当正教授了”之类的comments,越来越多了。我刚认识一位,去美国一顶尖大学的副教授实验室做一年访问学者,做完后,美国的副教授恰好晋升了,他居然说:“我去了之后,把那里一下子搞活了,提升了。”这种“新闻联播”里也常能听到的腔调,是个文化现象。
 
博主回复:还有种说法,教授是抓老鼠的(得申请经费、干活)猫,Dean是分老鼠的猫。的确是这样,管理上需要metrics,但不能只数数。
 
我也感觉现在这个什么都往“大”里说的调调已成为了一种文化氛围了。
 
[63]xiwa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tricky的事情,没有量化的指标容易导致内部交易,有了量化指标马上就是“唯××论”。我觉得这应该是个综合考量的东西,然后就是见光,要公开就差不多了。
 
想请教一下贾老师,是否需要搞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呢?如果有必要的话,倒也不是没有方向,人力资源的方法结合科研产出的规律搞一个综合体系指标也可以。
 
博主回复:我想这里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有指标比当年没指标强,但这篇博文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停留在“唯点数”阶段,后面还得上升到无指标。用金庸同学的话讲,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用哲学上的话讲,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9]ywenmm
 
奴性思想的光芒。村官说了,我是村官,所以,我要比你们老百姓的土地要好、钱要多。呵呵呵。
 
想起小时候,几个小屁孩比谁尿得远,远的就比别人厉害。貌似尿得远比用文章的点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更靠谱点
 
[4]Hongbolu
 
分析得有道理。当权贵们热衷于点数的时候,普通的研究者最好坚持做好自己不被数点的工作:只要是原创的,拉出来站得住脚的就应该自信。
 
《科学时报》 (2011-11-29 A3 博客@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