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 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5 6:41:38
选择字号:
“第二类科普”
 
本报记者 丁 佳
 
前几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起了个大早,从石家庄赶到北京,参加了中科院的一次小型会议。
 
今年7月底,中科院院网的首个互动栏目“科学智慧火花”上线,这个专门登载科学技术方面新问题、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在线平台,迅速在院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10月8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第三次作出批示,希望“科学智慧火花”能与中国科协取得合作,以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11月21日,30多名参与栏目建设和运行工作的专家坐到了一起,讨论“科学智慧火花”未来的发展蓝图。而曾任中国科协第六、第七届常委的王海波,正是白春礼特别请来的客人。
 
科学不仅传播知识,更应该传递思想。在科学家眼中,传递思想的薪火更像是“第二类的科普”。
 
一次失败与一次成功
 
“科学智慧火花”也许是中国科学界罕有的存在,它鼓励对话,鼓励争鸣,甚至鼓励“突发奇想的灵感”。
 
这样的栏目如何发展壮大,是王海波最关注的问题。这些年,他一直在中国科协倡导着另一个类似的活动,这个活动在风雨中飘摇了十几年,才勉强生存了下来。
 
1992年,王海波与人共同发起了一个“新观点新学说论坛”,试图打造一种自由讨论科学思想的环境。“但那时候,倡导者和组织者的想法并不一样。论坛也产生了一些新思想,但并没有发展下去,最后出了一本论文集就草草收场了。”
 
那次的失败把王海波的梦想搁置了起来,但他并没有放弃尝试。2006年,他与时任中国科协常委张开逊办起了“新观点新学说沙龙”,再度“为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理论以及灵感提供交流平台”。
 
沙龙面向社会征集主题,采取领衔科学家主持、专家自由讨论质疑、与会人员自愿报名的形式举办。沙龙没有门槛,没有权威,没有领导,也没有框框,观点可以不成熟,但一定要新。
 
这一次,王海波的坚持胜利了。现在中国科协为每期沙龙拨款10万元,沙龙每月举办一期,每期结束后还会公开出版文集。随着社会影响的扩大,“新观点新学说沙龙”逐渐发展成中国科协新的品牌活动。
 
可沙龙也渐渐暴露出了自己的问题。“当面研讨的形式还是互动不起来,许多人碍于面子不愿评论别人,还有些人讲完自己的就走,不喜欢听别人的发言。”
 
为此,王海波等人想了很多对策,比如在遴选参会者时多动脑筋,或者选择在偏远的地方开会,但收效却总是不能令人特别满意。
 
直到听说“科学智慧火花”这件事,王海波才恍然大悟。“在网上才能形成真正的讨论和互动,‘科学智慧火花’是交流新思想最理想的平台,而且能够体现‘开放办院’的理念,让中科院在网络世界大放异彩”。
 
引导理性是中科院的社会责任
 
虽然王海波对“科学智慧火花”信心满满,但栏目编辑组却有着自己的苦衷。
 
“2700多篇来稿中,真正能达到‘火花’程度的并不多。”栏目一位负责人说,尽管编辑们本着对网友尊重的态度,对每篇稿件都进行认真审查,还建立了454名学者组成的专家库,对所有稿件的回复也是字斟句酌,但还是有个别投稿人因为被指出错误或者文章没有发表,采取了谩骂编辑的极端做法。
 
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原局长桂文庄认为,栏目初期为鼓励人们广泛参与,对稿件的要求不宜太高。但对有错误内容的文章,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讨论并中肯地指出错误原因,就有可能在社会中产生误导。
 
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邢福生对此表示赞同。今年春天,他接到了一封群众来信,信中阐述了作者关于波浪能发电的一些思路。邢福生把这封信转给了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专攻波浪能的研究组。组里的研究人员随后回复了一封信,肯定了作者的热情,同时也详细地指出了他理论方面的错误。
 
后来有人告诉邢福生,那封回信的收效很好,来信人说自己茅塞顿开,不再纠结于原来的错误思路了。
 
“事实证明,只要中科院坚持科学和开放,对公众进行引导,人们的知识充实后,都会走入理性的。”邢福生说,“‘科学智慧火花’栏目对中科院来说可能付出大于收获,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中科院作为科研国家队,就要承担起传播科学的社会责任。哪怕忙一年只能扶持出一个‘火花’,这个栏目也值得办下去。”
 
少一些评价 给思想成长的时间
 
前段时间,“科学智慧火花”栏目编辑收到了一封投稿人的来信,信中询问栏目什么时候评奖,什么时候出专集,“如果还不出,我就到别的地方投稿了”。
 
但王海波认为,现在还不是成果评价的时候。“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少一些评价,过快的评价适得其反。”
 
上世纪90年代初,王海波获得了第二届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这个奖项比较低调,也很注重质量,因此当时的知名度并不是太高。后来它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也一直沿袭着最初的宗旨。”
 
但20多年间,获奖者中涌现出来的20多名两院院士,以及更多在科研和行政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让中国青年科技奖赢得了认可和尊重。
 
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各级“十大杰出青年”的评奖却因名噪一时,后来竟然出现了花钱买奖、“杰青”犯罪入狱等恶性事件,导致“杰青”的名声扫地。
 
“青年科技奖是按照正常的轨道成长起来的,‘科学智慧火花’也要坚持走同样的道路。”王海波说,“太关注名利的人是不太可能出好思想的。科学思想的培养也是一种科普,思想的成果需要时间来检验。”
 
《科学时报》 (2011-11-25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研究阐述钙钛矿量子点最新进展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