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8 6:53:4
选择字号:
不爱传统文化,中国学生怎么了?

 
倾听与交流。王焱摄
 
本报见习记者 温才妃
 
“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们对自己的文化一窍不通,为什么还要拼命学我们的文化?”德国老师的质问,刺痛了美国布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李瑾的神经。
 
事情发生在1980年,一名德国导师发现所带的中国留学生特别热衷学习外语,却无人说得清儒家、道家文化。
 
30多年过去,海外华人坚决地保卫生活区中刻着“礼义廉耻”汉字的牌坊,而中国大陆抛弃传统文化的现象却较往日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京论坛上,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李瑾难以掩饰对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凋敝的痛心。
 
中国学生不愿知道传统文化
 
“我所接触的中国留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大致有三种反应:一无所知,含糊其辞,完全否定。真正说得上来的没有几个。”李瑾说。
 
“好像安徒生笔下没有穿衣服的国王,日本、韩国都看得见的核心文化,中国人自己却不知道,甚至常常是不愿知道。”李瑾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视西方教学模式为世上唯一的或最佳的学习与教育模式。
 
为什么中国学生不愿意知道自己的传统文化?
 
李瑾认为,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无知,始于鸦片战争时期丧失文化信心,自此走上了消极的否定之路。之后的一百多年来,其代表儒家文化被反复拉出来批斗,传统文化的地位始终没有摆正。
 
此外,她发现传统文化越来越变成教纲上的只言片语,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述,中国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例如,在中学阶段的政治课本上,王阳明多是以一位唯心主义者身份出现,却鲜有人知道王阳明“心学”的伟大。
 
“教育更重要的价值是保护文化。”与会多国教育专家就此达成共识,然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现今的中国大学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看重排行榜与顶尖大学的荣耀,而对文化价值的保存与延续缺少对策。
 
不习传统文化,缘于不知“为什么”
 
“宝宝,请把这碗饭端给外婆。”李瑾吩咐自己的小孩,小孩很听话地照做。
 
“妈妈经常让你端饭给外婆,请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李瑾问,小孩有些答不上来,“Because grandma is happy.(因为外婆高兴)”。这只是一个感知层面上的回答,但却促使孩子去思考孝道的真谛。最后母子两人归纳,“外婆会感觉respected(受尊敬)”。
 
“孝敬长辈,哪怕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农村妇女都会做,但是中国人在行动上是这么做,却从来不问为什么。”李瑾说。
 
在她看来,大学担负着这样一种责任,把中国人成天做的行为用一种贴近生活的理论归纳呈现出来,让中华文化的成员很自觉地意识到父母辈的行为是在传达何种理念,让后人很清楚地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所在,以便于发挥文化价值在人类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大学课堂应怎样开设传统文化课?
 
中国的教育一面在不断丰富、创新技能课程学习,一面仍对传统文化采取“老夫子讲学式”的办学方法。即便对传统文化有些兴趣的学生,也耐不住无聊的课堂。
 
“中国高校应以研讨的形式,开设传统文化课。”李瑾鼓励大学生学习古书原文,而不要从现代的译本、摘编本中断章取义地理解;探讨老师、同学所作的研究论文,通过讨论决定什么应该保存,什么应该废除。“如果你没弄清楚,稀里糊涂全盘否定,这是非常可惜的。”
 
“对待传统文化不要慷慨陈词,也不要过度抨击,应该学习古希腊人,采取一种静思、冥思的态度。”李瑾表示探讨传统文化本是一件心平气和的事,不要在问题没讨论之前,就用自己怀疑、不自信的态度抹杀真理。
 
在李瑾看来,最理想的传授方式是对话。“《论语》就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体。如果你坐在孔夫子的对面,听他笑眯眯地讲课,怎么会不感动呢?”当然,她也意识到中国人口多的现实情况,较难实现大面积的一对一教学。
 
《科学时报》 (2011-11-08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