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0 6:51:51
选择字号:
传统老所如何赢得新生机
——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秦伟

 
□本报记者 丁佳
 
2011年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所55周年。在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这家中科院的传统老所逐渐发展成一所基础研究与应用发展研究有机结合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在能源、动力和环境等领域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对于国立研究所而言,科研的最高境界就是科研成果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形成社会财富;社会财富反过来‘滋养’科研,使得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更加强大的生产力。”在工程热物理所所长秦伟看来,让科研成果走上社会,就是研究所愈久弥新的奥秘。
 
基础应用共发展
 
建所55年来,工程热物理所面向能源、动力、环境领域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开展了相关技术和系统集成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为国家该领域科技和工程应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程热物理所一直很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二者的关系,强调二者的和谐发展。”秦伟认为,一项科学问题的提出到工程实现,基础研究是发现科学问题的实质和机理的必要过程,而应用研究是将抽象的科学问题模型化,并最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必要过程,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中科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以来,工程热物理所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科研经费稳步增长,研究成果丰硕。共发表论文1500余篇,SCI收录近300篇,申请发明专利190项,授权95项,国外申请专利4项,授权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山东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科技进步奖、北京科学技术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十余项。
 
在传统科研思维看来,这样的成绩已经够了,但工程热物理所人却并不满足。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面临着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如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何提高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这些大问题让秦伟深感国立研究所肩负的责任之重,他觉得研究所必须走出去,去了解人们的需求,为国家和民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院地合作全面开花
 
中科院一直把院地合作作为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热物理所来说,院地合作更是自我发展的根本。
 
“通过院地合作项目的开展,我们大量的科研成果可以得到工程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地方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我们的科研价值;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可以得到成果检验,获得实践经验,使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从秦伟2006年出任工程热物理所所长以来,所里院地合作争取到的项目和经费连年增长,仅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就从2007年的1200余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600余万元。
 
2009年9月,国家能源局批准该所在北京延庆筹建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这家中心将承担起风电叶片的检测任务,力争为国家风电叶片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作出贡献。
 
此外,研究所还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共建了连云港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廊坊中试基地等10多个实验室和研究中心。2011年上半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工程热物理所负责筹建北京市分布式供能重点实验室;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政府的支持下,所里又筹建了以空气储能技术为研发重点的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东胜分所。
 
成果转化引领未来
 
作为能源领域的国立研究所,在着力于突破能源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瓶颈的同时,工程热物理所也在致力于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国家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程热物理所循环流化床科研团队一直与国内锅炉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的关系。经过近30年的发展,采用研究所核心技术的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90%以上。通过对锅炉厂技术的不断升级,这项技术每年能为社会带来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
 
而在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研究团队在城市污泥干化焚烧发电、煤的双床气化、富氧燃烧以及大型化高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包括技术出口在内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的转移转化,构建了以产业为导向的完整科研价值链。
 
现在,“循环流化床产业化模式”已成了研究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范本。在IGCC/多联产、风能利用方面,建立起研究所统筹、以实验室为主导、以与骨干企业联合共建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为支撑,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技术研发,并通过研发中心向外延伸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模式。
 
在充分总结和分析了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工程热物理所对“十二五”乃至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使命任务作了重要调整及部署,提出在IGCC/多联产、循环流化床、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以及燃气轮机四个支柱方向和温室气体控制、热管理技术两个重点方向上力争取得技术、工程流程以及示范工程和产业化等方面的突破。
 
“面向需求、保持合作、体制创新、吸引人才。”秦伟就是这样一个务实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工程热物理所将朝着“百年老所,兼济国民”的目标稳步迈进。
 
《科学时报》 (2011-10-1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