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ed Goesmann 来源:《科学》 发布时间:2015/8/13 11:08:06
选择字号:
彗星着陆器“菲莱”发现多种有机化合物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太阳系研究所7月30日发表声明说,彗星着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的尘埃中发现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4种先前从未在彗星上发现过。

“菲莱”去年11月12日抵达彗星表面,在开展大约60小时科学实验后,因电量不足进入休眠。实验期间,“菲莱”携带的彗星取样与成分实验(COSAC)相关设备收集到了彗星表面的尘埃并传回相关数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太阳系研究所牵头的COSAC国际研究小组负责数据的后续分析。

发表在美国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菲莱”收集到的彗星表面尘埃中共存在16种化合物。其中,除了乙醛、甲胺等在其他彗星上发现过的有机化合物外,还有4种有机化合物首次在彗星上发现,它们分别为乙酰胺、异氰酸甲酯、丙醛和丙酮。

许多科学家认为,糖、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复杂分子是生命形成的基石,而地球上的这些分子很可能来自彗星。COSAC研究小组负责人弗雷德·格斯曼表示,彗星上是否存在这些“生命基石”眼下尚不清楚,但最新发现的多种化合物中,许多化合物可参与重要生化反应,生成可合成糖等“生命基石”的关键分子。

本次发现的16种化合物中有水、一氧化碳和甲烷,却不包括二氧化碳和氨。二氧化碳是彗星冰的主要成分之一,氨则是含氮化合物的原材料。格斯曼说,研究人员本以为彗星表面尘埃中肯定会存在这两种分子,却没有发现,原因可能是在“菲莱”着陆的地区,二氧化碳和氨早已蒸发。

“菲莱”2004年3月随母船“罗塞塔”升空,2014年11月12日成功登陆目标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由于着陆点处于阴影中,“菲莱”11月15日因电力不足进入休眠。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受到光照逐渐增多的“菲莱”再次苏醒,并于2015年6月13日起多次向地球传回数据,但联系时有时无,并不规律。7月9日后,“菲莱”突然沉默,不再传回任何数据。

尽管如此,COSAC研究人员仍期待“罗塞塔”能与“菲莱”建立稳定联系,并再次启动COSAC实验设备,找到更多尚未发现的分子。

“菲莱”是首个在彗星上软着陆的人造探测器。登陆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是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彗星探测项目的一部分。科学家希望借此进一步了解形成于太阳系诞生初期的彗星,探究太阳系和人类的起源。(来源:新华网 郭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