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建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2 8:27:49
选择字号:
反思高招专业咨询热:“张雪峰们”的解答忽视了什么

 

近段时间,随着高考成绩的出炉,高考志愿填报成为超千万考生眼前的头等大事。随之而来的,则是高招专业咨询热的再度来袭。特别是某些市场化机构进入专业咨询市场后,这热潮变得越来越“热”了。

2023年6月,市场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了《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数据显示,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8亿元。不久前,更传出某教育机构创始人、知名网络教育博主张雪峰“3小时入账2亿元”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

对于以“张雪峰现象”为代表的高招专业咨询热潮,公众褒贬不一,赞成者视张雪峰为“寒门贵人”、反对者则认为其博眼球,甚至“误人子弟”。事实上,该现象背后并不存在简单的对错之别,而是折射出目前我国教育系统存在的一些复杂问题。

七成“慢就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自身特点不符

近年来,随着张雪峰等网络博主的爆火,公众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问题愈加关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具体到公众关注的角度,则出现了一些偏差。

由于存在信息差,面对专业选择时,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什么成绩可选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更容易就业等。张雪峰的解答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种期待,但这样的填报咨询服务忽略了学生自身特点与专业学习的匹配。专业选择被假设成“选对了专业,就业就一定好”,但从近几年就业工作反馈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2021年至2023年,本人对1680名“慢就业”毕业生进行了精准就业指导,发现其中高达七成的学生所学专业与自身特点不符。指导中,我多次问他们当初如何选定专业,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我的分数足够了,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好就业,于是便报了。”该结论在与兄弟高校同人,以及毕业生的接触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志愿填报若缺乏对学生个人特点的了解,仅以考试成绩、表面的专业就业认知,以及是否容易升学作为选择依据是有失偏颇的。正是受此种思维的影响,张雪峰关于专业选择的一些更有意义的建议会被选择性忽视。比如,看待一个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不能仅关注职业的正向信息,也要关注其负向信息;就业地的职业选择要了解当地行业、产业发展政策;即便选择了合适专业,进入大学后也要远离颓丧的学生圈子……

上述现象折射出我国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和家庭)长期存在的一个顽疾——对学生身心特点的忽视。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出发,学生志愿填报首先要考虑其个人特点与所学专业是否合适。这符合目前新高考制度设置的初衷——新高考之所以将原有的文理分科改为允许学生选择不同学科组合,就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明确自己擅长什么、什么大学专业与自身特点相匹配。但现实的操作中,家长由于缺乏信息支撑而依赖学校,而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拿高分,往往迫使学生修改心仪的学科组合,这最终会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

比如,近年来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制约着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在校期间没有通过专业学习,培养出应有的就业能力。这固然与学生自我管理不到位有关,但也必须承认,有些学生的个人特点本就不适合学习相关专业。高校虽通过大类招生、转专业等手段给学生提供了纠错机会,但学生若对自身特点不了解,专业的选择依然会盲目。

如果学生无法在大学培养并锻炼出就业能力,就很难通过市场性就业求职成功。这也是近年来大量学生选择“考研”“考公”的深层次原因。

生涯发展普遍存在应试化思维

必须承认,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某些传统教育思想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涯发展观。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将教育(求学)看成一个“考试进阶”的过程。

说得直白些,在很多人眼中,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上更好的小学、更好的中学,最终能上更好的大学。近年来,教育资源向头部高校的过分集中,更在客观上加深了人们这一观念,也加剧了整个教育过程对于学生特点的漠视。而当学生最终“升级”到“最高阶段”——进入大学后,会由于奋斗目标的消失而产生迷茫。

作为一名高校班主任,我曾对所带班级学生状态进行过调查,发现班级中有84.4%的学生进入大学前的生涯主题是考试升学,其与社会、职业的接触几乎为零。而以张雪峰等为代表的专业咨询者则可以在专业选择建议中,结合一些社会的现实因素,填补学生乃至家长在这方面的空白。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其爆火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受既往学习经历的影响,目前的高校学生群体中,生涯发展应试化的思维非常普遍。学生会机械地将课程通过、证书考取等同于能力具备,参加竞赛、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有没有分可加、对保研有无帮助,全然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应有什么提升、能力应该怎样增长。

以学生活动为例,很多学生在参与伊始,首先关心的是有没有分可加;在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机械应对,而非积极地思考与学习,甚至出现学生在活动现场刷手机、“磨洋工”的现象。受应试思维影响,学生认为只要按时“打卡签到”,任务就完成了,自然就会获得加分,进而可以更好地评奖评优。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看,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进入社会的能力。对高等教育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但在“考试进阶”所引起的应试化思维影响下,学生会将大学发展以类似“考试刷题”的形式进行建构,全然忽视如何基于自身特点与成长需要,在学校中选择有价值的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并由此提升能力。

就业时,用人单位往往会关注学生“追求与需要的是什么”。然而,应试化的生涯发展思维却阻碍了学生对自我的深入挖掘。这类大学生即便成绩优秀,也难以获得良好的生涯发展。因此,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及适宜的领域就显得十分关键。

教育分阶段,但主线需贯通

概而言之,高考专业咨询爆火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目前我国整个教育系统对学生特点关注的缺失。对此,国家已经有所关注,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落实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教育改革的理念在社会、家长乃至学校层面并未有效贯彻,有教育理想的一线教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将国家教育改革方针落实到位?这成为了一个看似宏观,实则关键的问题。

目前,国家的整体导向是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将课本知识学好、用好,同时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和实际,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展自身兴趣,形成对自我的初步认知,进而在中考后,清楚选择是通过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生涯发展。

对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职业需求相结合,基于学生特点培养就业能力,并打通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通道;对选择高等教育的学生,则在高中阶段选择与自身兴趣、学习特点相关的学科进行学习,并为进入大学相关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不难发现,教育系统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分阶段的,但主线却是贯通的,即始终围绕学生特点与专业特点之间的相互耦合展开。这符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即学生对自我的清晰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都依赖个体与社会、职业环境的互动。中小学阶段,新课标强调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高等教育阶段则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即教育过程要真正关注并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需求。高校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人才培养持续跟踪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

在这方面,目前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比如,江苏省多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显示,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对学校课程教学改进的建议中,排在前两位的建议几乎没有变过——排名第一的是“加强教学的实验、实习等环节”,其比例常年保持在50%以上,排名第二的是“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虽然近年来,江苏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改革降低了有这两点诉求的学生比例,但高等教育如何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社会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职业、提升能力,始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此外,在执行层面,也存在着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学生工作不以学生为本等问题,导致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比如,近期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师范生观看学习系列学术报告,其内容多围绕工科展开,并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高校教师应在落实工作时,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专业与报告中不同学科领域的结合,并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给出学习建议,让学生基于跨学科思维思考未来的生涯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高校对此的执行却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拍照留痕,并以班级为单位指定学生撰写观后感。至于学生是否真正通过学习有所感悟,则缺乏人性化的考量。

总之,学生的生涯发展既关乎学生个体的未来,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任何简单化、功利化的处理均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从学生个体特点、兴趣、志趣出发,系统性、长期性关注学生成长,最大程度实现学生特点与国家需要、职业发展之间的耦合,进而促进其发挥并彰显应有的人生价值。

(作者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生涯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