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依琳,王婷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6/29 11:23:11
选择字号:
报考冷门专业是种什么体验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的出炉,考生和家长们也忙着报志愿选专业选学校。近日,“报考冷门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全国首个殡葬职业本科专业”等小众冷门专业相关话题引起热议。

在热门专业备受关注的同时,小众冷门专业的职业前景如何?冷门专业值得选吗?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几位冷门专业就读的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中了解冷门专业的真实就读体验。

学一门冷门专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读这个专业是不是要去养蚕了?”刚入学时,华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的小香心情既激动又忐忑,激动是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忐忑是因为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心情下,她开启了自己的蚕学之旅。小香觉得,她学习的是如何将传统行业振兴,发扬光大,以及以家蚕为模式动物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昆虫的免疫机制等。

小香介绍,蚕学专业的课程涵盖了昆虫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生物学核心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养蚕学、家蚕良种繁育学等实践应用。学生们会亲身参与养蚕实习中,体验从催青、收茧到辨认蚕蛹雌雄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如何科学地饲养家蚕,更要培养责任心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目前,中国有6所高校开设了蚕学专业。在小香就读的华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本科生大部分是读研深造,也有部分同学会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行业。

“我是在高考前偶然在网上了解到还有茶学这样一个小众的专业的。怀着好奇和期待,在志愿填报时选择了这个冷门的专业。”四川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优优表示,当她真正踏入茶学专业的世界时,发现茶学远比想象中的更为丰富和具有挑战性。除了学习茶叶生物化学、茶树育种学、栽培学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它还涵盖了茶叶经营管理学等人文类的课程。

“虽然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时常让我觉得很具挑战性,但我很喜欢茶文化的相关课程,它让我深入了解了茶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而茶艺技法的课程则让我亲手体验了品茶和茶艺的乐趣。”在茶艺技法课上,优优学习了如何认识不同的茶类和茶具,还亲手调配了茶饮,如奶茶、冰红茶和茶酒,还可以做茶糕点。

去年11月,教育部在答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318号建议,即“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茶文化专业”时提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有“茶学”专业,目前有32所高校开设。教育部强调,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茶文化相关课程,积极申报相关本科专业,大力培养服务茶文化相关产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中国茶的影响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事实上,目前我国越来越多高校都有了茶学专业,从茶叶生物化学、病虫防治、茶树栽培、茶树生态、茶叶制作等,让茶学从冷门专业逐渐成为一门非常严谨且专业的学科。

随着对茶学专业的深入了解,优优也开始关注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老师介绍,茶学专业的就业范围相对有限。一些学长学姐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在茶厂或茶公司工作,研究生可能有机会进入奶茶品牌的研发部门,也有一些同学选择了转行或考取公务员、教师等职业。

专家:专业的冷热并非一成不变

有人认为,专业的选择不仅关乎学生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更影响着他们的职业道路以及人生规划。不少人将志愿填报形容为人生的第二次高考,一些就业前景好,毕业薪资高的专业自然成为了考生填报大学志愿的优先考虑因素。

澎湃新闻注意到,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尹兆华学者曾在论文《“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冷门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研究》中提出,目前,冷门专业比例较大的院校主要是行业类院校,尤其是以艰苦行业背景为专业特色的院校。专业设置围绕地质、采矿、冶金、农林等行业,受行业发展及特点的影响成为考生眼中的“冷门”。

上述论文指出,冷门专业之所以冷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专业社会需求度较低。部分专业由于经济发展所限,所在行业发展不成熟或处于衰退期,导致遇冷。二是有些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理论性较强,与现实经济生产活动缺少联系,导致专业就业形势不佳。三是受中学阶段的生涯教育和专业教育短缺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只是了解职业发展路径较清晰的专业。四是社会上很多人对专业存在偏见,受传统行业观念影响,认为这些专业相关的工作条件艰苦或者危险性高,工作不够体面,被考生冷落。

论文指出,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专业冷热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交替。一些冷门专业随着时代发展也可能成为“潜力股”。比如,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来颇受冷遇的应用数学等基础学科,也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专业的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学生在面对所谓的冷门专业时,应秉持“兴趣导向”原则,无需刻意回避或盲目追随。

在储朝晖看来,只有在热爱并擅长的领域,才能最大程度激发个体最大潜能,即使是冷门的专业,也能成为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径。相反,如果盲目选择缺乏兴趣的专业,可能导致学习成效不佳,即便是在热门的领域也难以发挥自身所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