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小佩 骆香茹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7 12:19:46
选择字号:
丁洪:自身因素是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关键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实习记者 骆香茹

“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成长更依赖自身因素,这包括内驱力、科研热情、对科研问题的判断,以及执行力等。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对任何想做的事,不要把‘不行’作为备选项。”近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首任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讲席教授丁洪在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这十多年来,丁洪见证了国内科研环境的大幅改善。“当代中国青年科学家面临很多发展机会,但也遇到一些难题,一些培养机制不合理限制了一些青年的成长成才,比如依照目前的中高考制度很多怪才、奇才被埋没了,再比如,论资排辈现象仍普遍,年轻人的资源有限。”丁洪说。

急功近利的风气也阻碍了青年人成长。“由于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很多年轻人在做科研的过程中可能急功近利。一旦急功近利就想做‘短平快’的事,这样就做不好研究。”丁洪说,“其实,作为青年学者,最可贵的是找到所热爱的领域,并在做研究时保持平和心态。”

今年6月,丁洪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转到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谈及转换科研环境的原因,丁洪说:“我希望新环境能给我带来一些新挑战、新动力。实际上,对做科研来说,高校和科研机构各有优势。现在的年轻人去什么地方做科研,有很多可选项。”

丁洪强调,现在的交流方式日益多样,信息获取也更加便捷,相比较科研环境这一外部因素,自身因素对青年科学家的成才更重要。

“当代青年科学家想要创新,应具备三种基本的品质:一是要有持续而强烈的科研热情;二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多种知识的普遍了解。三是执行力要强,要把科研中的创新想法化为实际的探索行动。”丁洪说。

为促进青年人才成长,丁洪建议在三方面继续发力:“一是资源分配更倾向于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处于创造力旺盛阶段。二是完善容错机制,尤其是针对大型科研项目。国内常听到一句话‘这个项目百分之百成功才能获批’。但有些研究没人做过,不去冒险怎么知道百分之百成功。即使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经验。三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做事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