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庆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2/7 12:58:30
选择字号:
祖国最冷的北端 观测站里热火朝天

 

2月2日,祖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上午9时30分,气温零下24摄氏度。

李来顺从两层的小办公楼里走了出来,来到东侧30米外的测量室。这里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漠河观测站。因为是周五,按照惯例,李来顺需要操作CJ6仪器,开展地磁场基准测量。虽然气温很低,但李来顺走进测量室之前还是脱下了大衣,把一切带有铁制品的衣着全部留在了屋外。因为测量地磁是不能有铁玩意儿作伴的。

这样的操作,52岁的李来顺已经干了30年了。他是漠河站的负责人。

漠河站是设在我国最北端开展空间环境观测的地球物理野外台站,主要用于我国空间环境扰动观测研究,特别是来自北极高纬度地区的扰动及其传播。在祖国的最北端设站意义重大,因为来自太阳的能量和物质(如日冕物质抛射)都是通过地球两极开放的磁力线与地球交互,进而向地球的中低纬地区传递和渗透。

提起漠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严寒。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漠河时,全副“武装”。白天的气温已经低到零下18摄氏度,晚上则是零下37摄氏度。“上周更冷呢。夜里的温度有零下47摄氏度。”当地村民对前一段的寒流记忆犹新。

寒冷,对记者来说是巨大的考验,但对李来顺和他的两个同事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了。测量室里的温度也就3—4度,必须保持恒温,因为测量仪器有些“娇气”。李来顺和同事每次观测都要持续一个多小时,一人观测,一人记录。室内室外耐寒抗冻已经成了他们的基本功。

1988年,漠河观测站建立时,李来顺就在此工作。他就是漠河当地人。同现在相比,那时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艰苦得多。

观测,记录,维护设备仪器,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李来顺熬白了头发。当然,他也有收获:从1991年开始,他们测量的漠河地磁数据每年都出一本报告,供相关科研人员使用。依据包括漠河等多个观测站多年的自主观测等资料,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在“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成果,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漠河,李来顺他们的工作,就像“混凝土中的钢筋——只出力不露面”。

冰天雪地中,科技日报记者还见到地质地球所技术与装备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中兴等人。他们特地赶在漠河最冷的时节来工作,测试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仪器。以前这种仪器国内多数单位靠进口,用来勘查地下矿藏,由于国外的垄断,中国人只能高价购买。地质地球所的科研人员新研制了这种探测仪器,它能够测到地下超百公里的地壳结构。王中兴告诉记者:“在来到漠河之前,我们的仪器已经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做了40多摄氏度的高温测试,状况良好。现在我们在漠河还要测试仪器在中国最寒冷地方的使用状况。”

王中兴等人的测试工作在距离漠河站500米之外的一片茫茫雪海中。他们先将二三十厘米厚的积雪清除掉,在大约4平方米的地面上将宽频带感应式磁传感器、电场传感器、电磁接收机、电瓶等摊开。为了延长测试时间,电瓶上裹着厚厚的棉被。王中兴说,希望我们的探测仪器能够既耐高温,也耐严寒。

往常一提科研,人们想到的可能多是研究大楼和实验室。其实,对地质地球所的科研人员来说,严寒中的观测(漠河站)、酷暑中的观测(三亚站)都是常态,科研人员经常是冬趋寒冷夏赴高温。

对他们而言,科研也是一种修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