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6/22 20:30:48
选择字号:
赤潮来袭 警惕贝毒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到漳州市沿海地区发生赤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微信发布消费提示,引发赤潮的藻种可产生麻痹性贝毒。麻痹性贝类毒素毒性极强,尚无特效的解毒方法。建议消费者及餐饮单位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如发现误食,出现中毒症状,请尽快就医。

赤潮并非潮水真变为红色,而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由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造成的。

那么,此次赤潮的主角是谁?赤潮为何突然来袭?国家食药监局公布的消费提示中的麻痹性贝毒又将如何应对?

链状裸甲藻首次在我国出现

“此次赤潮第一优势物种是链状裸甲藻,而非之前媒体报道的链状亚历山大藻。”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黄凌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这种甲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海域多次发生过赤潮,之前并没有见到在我国海域出现赤潮的报道。”

“这初步判断为入侵物种。”黄凌风解释道。2015年9月,福建海域也曾暴发过一次棕囊藻赤潮事件,当时出现的是一种在南海北部较常见的种类——球形棕囊藻,突然在福建泉州部分海域暴发。“我们推测的原因是天气变暖导致福建海域水温上升,导致棕囊藻暴发。还有一种原因是随着航运的发展,由船舶压载水带来的入侵物种。”

其实,早在2007年,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就因为国际航行船舶的压载水随意排放,可引发外来生物入侵,而将其列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此外,入侵物种能够“泛滥”,还与新领地的天敌较少有关。不过,对于偶然入侵的藻类,黄凌风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该海域的贝类会将其“消灭”,而这也是贝类有毒的原因。

不仅引发麻痹性贝毒

“链状裸甲藻也会造成贝类积累麻痹性贝毒。”黄凌风再次强调,这与亚历山大甲藻“异曲同工”。

大连海事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发表论文提到,能引发赤潮的海洋藻类有260余种,其中70多种能产生毒素。当有毒的藻类被海洋贝类摄食后,其毒素便会在其体内蓄积,形成贝毒。而且,麻痹性贝毒遇热也不会消除,依然存在,所以人类一旦食用含有赤潮生物毒素的海洋贝类,就会造成自身中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含有毒素的贝类自身并没有特别的特征,所以很难发现贝类是否有毒。”黄凌风说。

只是,贝类不会产生中毒现象也不会出现中毒症状,人类却正好相反。麻痹性贝毒属于神经毒素,因人们误食了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而产生麻痹性中毒的现象而得名。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微信还提示,麻痹性贝毒易被胃肠道吸收,且难以被人的消化酶所破坏,所以人一旦食用,很快释放并呈现毒性作用,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在赤潮藻生物带来的毒素中,麻痹性贝毒只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毒素还包括腹泻性贝毒、失忆性贝毒和西加鱼毒等。

腹泻性贝毒,顾名思义,人类一旦误食带有此种毒的贝类后会出现肠胃失调性症状,包括腹泻、呕吐等,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症状。失忆性贝毒则会造成人的短期失忆,“这种贝毒也被称为‘忘情水’”,黄凌风打趣说。但如果中毒情况严重,则有可能造成永久失忆。而西加鱼毒也被称为雪卡鱼毒,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

“赤潮来临时,到底引发哪些海洋生物体内聚集毒素,由海域主要的海洋生物是什么而决定。”黄凌风举例说,比如在福建海域贝类较多,又以微藻为食,所以贝类带毒居多。而在南海,属热带海区,产生雪卡鱼毒的赤潮藻较多,所以要警惕雪卡鱼毒。

无赤潮也应警惕野生海鲜

赤潮的出现,让有毒的海藻“称霸一方”,只不过如果等到人们发现赤潮来临,才警惕海洋生物染毒,恐怕为时已晚。因为,“人们一般会在海水颜色发生改变后才发现赤潮的发生,但引发赤潮的藻类所产生的毒素却早在人们发现之前被贝类摄入体内。”黄凌风告诉记者。

幸好,即便贝类将贝毒摄入体内,也会随着代谢排出体外,只是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来说,野生及吊养的海鲜类比较容易中毒,特别是牡蛎、扇贝等。而人工饲养的则相对安全些。”所以黄凌风也建议,在食用海鲜时勿贪多,发现身体不适应尽快就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