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卓敏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6/3 11:16:52
选择字号:
让优秀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
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生态立体农业发展纪实

 

“作为中科院首个以促进国内外联动创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目的的境外机构,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曼谷中心)将中科院国际合作和成果转移转化进行了双向结合。”中科院副院长、曼谷中心理事长张亚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近日,张亚平还与来访的泰国立法会成员就如何加快促进中科院科研院所与泰国科研机构在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除聚焦东盟各国科技合作,曼谷中心还将“触角”伸向了更多“一带一路”国家。不久前,其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企业签署协议,旨在开展农牧业科技项目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国家农牧业发展引导示范基地,为中科院境外项目落地搭建一个直观的“展厅”。

存量“资本”成契机

“通过多年成果转移转化经验,中科院积累了众多成功案例,但客观制约因素不少,市场需求成为关键。”曼谷中心主任姜标表示。

如今,我国巨大科技创新资源对“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明显。“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整体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对我国先进适用型、低成本、强功能技术有迫切需求。

当前,在中科院的众多研究所和企业中,有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已将产品技术开发至第四甚至五代。而一、二或三代存量技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仍有较强适用性。

如何更好加快这类先进科技的转化?中科院将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阔市场。

“我们亟需对接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民生科技合作需求,促进中国先进适用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转移。”姜标指出。

先期布局落子至关重要。为此,中科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范围内选择了地缘禀赋特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与中国关系友好稳定的东盟地区进行部署,并将第一个合作创新中心设在了泰国曼谷,曼谷中心也应运而生。

如今,为突破固有转移转化体制和模式,中心携手深圳宝安区成立了深圳(宝安)国际院士村,“村子”将及时吸纳国际前沿科技和科学院先进适用成果,在这里升级、孵化,最终形成可适用型技术输送至“一带一路”国家。

架起向西的“桥”

“多年来,科学院在农牧业领域做了相当多工作,但‘显示度’仍不够,先进农牧业科技成果向国外推广示范的空间很大。”曼谷中心副主任王俊伟表示。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通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其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生态立体农牧业的“资本”,这是因为当地企业在前二十年对生态农业有着持续的投入。

“科学院看重的便是甘肃的这个优势。”令姜标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对科学院工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于是,农牧业科技创新项目示范选择在落地甘肃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如今,如何再次使商贸古道再焕光彩,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服务,姜标认为,河西走廊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既可为中科院“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及中科院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也可积极助力甘肃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基于此,曼谷中心在甘肃张掖市已有的立体农业基地基础上,建设完成了“丝路荒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丝路生态农业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在打开‘一带一路’欧洲市场的过程中,中心需要先打通欧亚的衔接点:中亚以及巴基斯坦,而甘肃作为黄金通道,可以起到联通巴基斯坦和中亚,辐射‘一带一路’腹地国家与地区的作用。”王俊伟展望。

打造循环农业模式

在前二十年,张掖农牧业企业更多考虑的是水土保持,主抓生态环保。而当沙漠变成“绿洲”后,其又开始思考如何让“绿洲”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恰在此时,他们接受了曼谷中心的“橄榄枝”。中心在甘肃张掖农牧业现有基础上,以生态经济农作物为抓手,开展“粮改饲” 工程:结合澳洲羊和牛饲养和环保技术,在当地开展起了农畜牧业生态全产业链示范。

在张掖示范项目中,中心开展了生物碳有机肥修复荒漠土壤,种植经济植物和饲料,提高农业收入;建立畜牧业无抗生素饲料进行牛羊养殖;对养殖污染进行生物处理,结合复合菌和废弃农作物秸秆生物碳技术,生产有机肥用于改造和修复土壤,形成了完整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姜标告诉记者,中心还设立了院所合作创新的联合研发和示范基地,目的是携手中西亚农业部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农业合作。

如今,中国正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立意于推动农业发展。 此外,更大的契机是,“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一半以上依靠农业作为“立命之本”。

姜标希望,未来中心能将示范基地打造成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农业科技创业服务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基地,为丝绸之路国家培养更多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促进丝绸之路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