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雯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4/20 21:55:22
选择字号:
记者侧记:“天舟飞天”目击记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北京飞控中心大厅内总调度贺勇一声响亮的口令,牵动了在场所有天舟一号飞天见证者的心。

“……5、4、3、2、1,点火!起飞!”

19时41分,飞控大厅的屏幕上,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承载着天舟一号腾空而起。一时间,飞控大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火箭遥测画面所吸引,各种代码数据不断更新、红绿相间的信号不断闪烁。

“长江七号跟踪正常,北京飞行正常。”以往各类数据都是由陆海天基测控站共同捕获,而此刻只有“长江七号”测量船在太平洋某海域单船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测控站的单一性不仅考验我们对航天器下行数据判断的精准,更重要的是精准之外的信心与经验。”负责为航天器监视、计算和判断,并将筛选处理的各类数据及时发送到各个岗位的姜萌哲说。

“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伴随此起彼伏的报告声,火箭飞出大气层。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遥测岗位的主任设计师于天一,在火箭起飞4分钟后发送了第一条确保推进系统状态的指令,而这也是飞控中心首次在火箭发射段就要提早实施指令发送的关键一环。

19时51分,“船箭分离”口令下达。此时,轨道计算岗位的主任设计师张宇正带领团队利用有限数据源精确计算出飞船的初始轨道参数,这将是判断飞船是否发射成功的唯一依据。

由于此次任务发射场的改变,天舟一号入轨后,测量船仅能跟踪3分钟,这对轨道计算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时,于天一正在准备发送帆板解锁指令链,为2分钟后的帆板展开做出正确判断。19时54分,“太阳帆板展开!” 于天一发出的指令得到了响应——天舟一号飞船左右帆板展开。

期间,张宇团队3分钟做出了入轨判断,6分钟送出初轨根数,计算结果很快被送到了飞控大厅指挥台。

北京总调度的口令声再次在大厅响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飞控大厅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布,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然而,根据北京飞控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此前的介绍,在天舟一号至少在轨飞行5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还面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3次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的考验,其中还包含一次用6.5小时内完成以往耗时2天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意味着,对于北京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而言,挑战远未结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