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举国欢庆。
其实,此刻正在天上迎接天舟一号的“大哥”——2016年9月15日成功入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这段时间也带来了不少好消息。
目前,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天宫二号有效载荷已在轨运行7个多月,目前所有设备工作状态良好,科学实验和在轨测试进展顺利,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样品分析工作有序开展。
空间应用系统在天宫二号中安排了地球科学观测及应用、空间科学实验与探测、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领域的十多项应用项目,是目前载人航天历次任务中开展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主要项目的研究水平已经位于国际前沿,技术发展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而此次任务的另一大显著特点,则是航天员在轨参与空间应用项目。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说,“这充分体现了载人航天的特色和人的不可替代作用。”
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参与完成了多项科学实验任务。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运行期间,2016年10月23日伴随卫星释放后,航天员利用手持摄像机、透过舷窗清晰拍摄到位于组合体下方的伴星影像,为及时判断伴星释放及飞行状态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
这个“随手拍”说来容易,其实不然。这个伴星仅有微波炉大小,重不到50公斤,释放后很快就淹没在茫茫宇宙中,变成一个小黑点。
景海鹏回忆,当时他们是临时接到的这个任务,也感到压力很大。“说实话,就算我们当时没拍到,科学家也不会怨我们,但一想到科学家的期盼,我们的良心上就会感到过不去。在天上做实验的机会太难得,我们就一定要用自己尽善尽美的表现,向科技专家交上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
于是,接到指令后,两位航天员就提前趴在舷窗上待命,仔细寻找伴星的踪迹。
‘“看!这个是不是?”突然,陈冬发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东西——那正是天宫二号伴星。
他们赶紧拉过镜头,留下了足以载入史册的珍贵影像。
就这样,天宫二号和伴星完成了一次“互拍”。伴星前期完成了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飞越观测,获得了清晰的组合体的图像。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后,伴星逐渐远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按计划开展了微型通用星载计算机、微型数字应答机、微惯性组件等新技术试验,为未来高功能密度集成微小卫星应用进行先期验证。
10月20日,两名航天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空间材料实验第2批样品更换。11月16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前,两名航天员进行了第3批空间材料样品更换,顺利取下高等植物返回单元。11月18日,空间材料和高等植物样品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面,样品状态完好。
空间材料返回地面的12支样品外观和形貌完好,空间样品状态优于地面对比样品,晶体尺寸较大、微观结构均匀、缺陷少。“经初步分析,我们在空间样品发现了一些新现象,可能在机理方面有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改进地面实验方法和工艺具有指导意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明祥说。
高等植物则在我国首次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空间长周期培养实验,国际上首次在空间获得了拟南芥开花基因启动子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实时图像,发现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生长现象和规律。“返回样品共获得9粒种子,我们正在从基因水平上进行分析,同时获得微重力在叶维管组织发育作用新的证据。”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郑慧琼说。
高铭认为,航天员在轨参与天宫二号空间科学实验,拓展了人在空间任务中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益;探索并实践了新的实验方式,深化了空间应用系统与航天员系统的合作。“这对于空间站任务人深度参与空间科学实验,和我国未来载人航天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