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9 9:43:51
选择字号:
为基质产业清障


 

工厂化育苗

■本报记者 秦志伟

离开土壤,农作物还能更好地生长吗?事实上,植物生长真正离不开的并非土地,而是土壤中的养料,基质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

在我国,基质产业方兴未艾,但潜力巨大。据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教授孟宪民介绍,我国每年市场基质总需求约为6616万方,但目前基质年销售量为1000万方左右。

供不应求的状况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就包括基质原料来源受限和管理政策的制约。如基质原料多种多样,但使用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泥炭、椰糠、生物质发酵物以及蛭石、珍珠岩等无机原料。“这些原料中,无机原料国内生产即可以满足市场供应,而泥炭和椰糠则主要靠进口解决。”孟宪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全球配置基质原料资源

泥炭被认为是专业基质最佳原料资源。据了解,泥炭是死亡植物残体在渍水还原条件下积累转化形成的天然有机矿产,也是新型绿色农业资材和生物质能源。

当前,我国已探明泥炭储量124亿立方米,虽储量巨大,但近60%储量分布在西南西北高原。而这里泥炭不仅开采运输成本高,而且地处生态敏感区,属于严格保护对象,基本没有开发可能性。

我国目前泥炭主要开采区是东北、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可供开发储量约50亿立方米。相对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巨大,我国可开发泥炭资源不仅存在总量稀缺,也存在品种稀缺问题。

“因为我国99%的泥炭属于低位草本泥炭,高位泥炭藓储量极小。”孟宪民介绍,加之我国泥炭资源分布与市场需求存在地理空间上的严重错位,我国对泥炭实行严格的限制开采措施,决定了我国基质产业必须在全球配置资源。

孟宪民强调,我国在积极开发本国草本泥炭资源的同时,应该大量引进国外的藓类泥炭资源和椰糠资源。目前我国进口泥炭主要来源于德国、拉脱维亚、瑞典、芬兰等西北欧国家和北美加拿大的藓类泥炭,而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椰糠资源在积极寻找潜在市场。

在孟宪民看来,引进国外泥炭和椰糠资源,虽然成本和运费较高,但已经被我国沿海地区用户广泛接受,至于进口泥炭和椰糠带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环境修复的重要价值,则更是一个投入产出划算的买卖。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重心东移,国内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对泥炭资源的重大需求。

全球泥炭地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商业开采面积不到1%,后备储量巨大;欧美每年泥炭开采量不足1亿立方米,市场已趋向饱和,急需扩大域外市场。

“培育和发展我国专业基质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采取资金技术走出去、资源产品带回来的方式,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品位泥炭资源和高档基质产品的需求。”孟宪民告诉记者。

同时,孟宪民认为,可将中国基质技术和基质产品推入世界主流市场,培育和形成国际知名基质品牌,直接参与基质产业国际竞争,提高我国基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正确看待泥炭和湿地

基质产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合理利用泥炭资源,科学管理泥炭地已经取得社会共识。因全球每年泥炭新生量大于开采量的20倍,1987年联合国大会还将泥炭列为可更新资源。

近年来,已有30余家国外主流泥炭企业在中国建立销售代表处,30多个国外泥炭品牌在中国销售,进口泥炭、椰糠数量以20%的速度递增,2016年进口量已超过100万立方米。

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公众和政府主管部门一直将泥炭地和湿地概念混为一谈,错将泥炭地等同于湿地,只要触动泥炭,便会扣上破坏湿地的罪名。”孟宪民解释道。

由于概念混淆,很多政府部门不敢触及泥炭开发和利用项目,致使基质企业从注册到立项受到重重限制。同时,科技部门泥炭科技立项极少,影响了泥炭产业科技水平提升。

结果就导致一些本该开发的泥炭地被闲置废弃,任由泥炭分解耗散。一些泥炭地上开垦的农田、林地和牧场,不敢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排水排涝,提高地温,造成农业、林木和牧业产量不高不稳,连年低产歉收。

事实上,基质产品主要面向种苗生产、基质栽培、都市农业和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决定了基质行业利润低,价格敏感。

据介绍,尽管基质产品社会和环境价值巨大,但经营企业仍然要承担17%的增值税,进口泥炭和椰糠原料企业除了要承担长途运费外,还要承担1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

此外,泥炭和椰糠体积大、重量轻、运输成本高,由于不能享受农业生产资料的优惠运价,进一步推高了泥炭产品成本,增加了农民和农业企业负担,制约了泥炭资源和基质产品的广泛应用。

孟宪民建议,将泥炭及其产品列入化肥、农药的铁路运输运价优惠目录,享受农业生产资料同等铁路运输优惠政策,以降低泥炭运输成本,降低农业用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天然、绿色、清洁的泥炭资源推广和应用。

“基质产品具有知识技术密集、资源绿色安全、资金物流横跨境内外、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孟宪民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3-29 第7版 产经)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