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凤 仇梦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25 8:42:16
选择字号:
李登海的玉米情

 李登海

■本报记者 唐凤 仇梦斐

提到杂交育种,人们自然想起“南袁(隆平)北李(登海)”。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已经在玉米高产育种的道路上跋涉了40多年,凭着一股敢拼、敢攻、敢创的勇气,他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最终成为育种专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赴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已近古稀之年的李登海。谈到自己的育种历程,李登海说,“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现在,李登海正在为明年推出登海种业第一百个新品种做准备。“我们一年干了三年的活,虽然累,但为国家玉米高产作出了贡献,我很光荣。”

打开一扇门

1972年,李登海看到一份我国农业专家撰写的《赴美国考察农业的报告》,其中介绍了美国的玉米育种情况,特别提到了美国先锋公司总裁华莱士,他创出玉米最高产量纪录每亩1250多公斤。这让李登海感触颇深,因为当时山东莱州玉米产量一般为100~150公斤,美国的最高产量是家乡产量的8~10倍。

可以说,这份报告为李登海打开了一扇通往玉米高产道路的大门。他当时就想,“美国农民能办的事,我们中国农民也能办到;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也能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于是,这个23岁的小伙子,开始培创玉米高产攻关田,进行玉米高产攻关试验。

这让莱州后邓村热闹起来,人们议论纷纷:“李登海要搞亩产750公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呢!”

“我当时就想,玉米高产主要靠两个学科实现,一个是遗传育种选择高产品种,另一个就是作物栽培工程,最终目的是达到高产量。”李登海说。

但这对当时初中毕业的李登海来讲太难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功夫不负苦心人,李登海试验田产量突破了1000斤,这在全国的玉米粮食种植上迈出了一大步。“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我做到了。”回忆起当年,李登海十分自豪。

1973年,李登海开始研究玉米遗传育种,同时还兼顾着花生、地瓜、小麦育种。他拼命学习,向老农和农科院校的专家学习耕作经验和育种技术,但仍觉得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用。

1974年,李登海经县社推荐去莱阳农学院进修一年,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带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他学完了12门课程。为了加深对玉米自交系的了解,李登海把教室门前的空地利用起来,带领同学平整土地、播种施肥、浇水管理,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里,他和学生细心观察玉米自交系的性状特点,强化了对玉米自交系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不断积累,1978年,李登海育出了第一个新品种“掖单1号”。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

李登海并没有安于现状,“突破单产600公斤的时候产量就上不去了,我研究了全国平展型的‘中单2号’等100多个品种,亩产都没有超过675公斤。而且,当一亩地种到4000株的时候就有11%~13%的空杆率,密度一大,平展型就容易不透风不透光,导致玉米茎干细长,就开始倒伏。”他说。

为了解决问题,李登海又开始了新一轮高产攻关实践,最终在我国率先发现和证实了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于是,他将目光投向紧凑型杂交玉米的选育。他总结出,与平展型玉米相比,紧凑型玉米在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经济系数、高密度情况下单株生产力和高产能力五个方面均有大的突破。

1978年秋天,李登海的新种子就剩下最后一关了,为了加快育种步伐,他决定到海南岛加代育种。

李登海和伙伴们生活在海南的山沟里,吃着从家乡带去的干萝卜干,住在四面无挡的草棚里,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终于收获了“掖单2号”种子3.6公斤。1979年,紧凑型杂交玉米“掖单2号”亩产首次突破了700公斤大关。

随后陆续选育出“掖单6号”“掖单7号”分别突破800、900公斤,“掖单12号”“掖单13号”突破1000公斤。“登海661“突破1400公斤, “登海618”,春玉米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

“这些成果证实和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杂交玉米高产的发展方向。”李登海说。

除了育种,李登海还率领团队在种植方式和肥水施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例如,为了发挥中晚熟杂交种生育期长,最大限度利用光热资源,同时又不误秋季播种冬小麦,李登海等人利用中晚熟杂交种,采取育苗移栽、麦田套种、麦后抢茬直播等种植方式反复进行高产攻关的研究。

为了科学合理施肥,该科研团队进行了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期、不同氮磷钾配方比例施肥和增加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试验,为高产田科学合理施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通过几年培创玉米高产田,李登海总结出了一条成功经验,即要想做到苗齐、苗匀、苗壮,必须在播种时做到五个一致:即种子的大小均匀一致、播种的深浅一致、种子间放化肥(种肥)的数量一致、化肥与种子的距离一致、土壤墒情一致。

渐渐地,李登海的成绩得到各方认可,全国掀起了推广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和创高产的热潮。“掖单2号”品种获得“国家星火奖一等奖”,“掖单13号”于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0年农业部在莱州召开“全国玉米生产会议”,确定了“八五期间推广紧凑型玉米1亿亩,增产100亿公斤粮食”的国家重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杂交玉米的科技发展和玉米高产田的创建。

“掖单12号”“掖单13号”被确定为重点推广品种,全国各地以李登海高产攻关田为样板,组织参观学习。他介绍说:“全国每种3棵玉米里面就有我的1棵,5棵里面有2棵是我的。”

李登海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主持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登海661”被确定玉米育种领域唯一一个“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超级玉米育种团队”被评选为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2005年,“南袁(隆平)北李(登海)”同时荣获亚太种子协会特别贡献奖。

不向国家要钱

1985年,李登海做了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决定:自筹2万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集杂交玉米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民营农业科研单位——后邓试验站。这比农业部1995年提出的育繁推一体化的改革要求提前了整整10年。

在成立试验站时,李登海提出:“不向集体伸手,不向国家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把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农业科研种子推广体制改革方面创出一条改革的路子来。”自此,李登海走上了依靠科研创新进行单位发展的道路。

本着敢为天下先的开创精神,李登海一路前行:1987年发展成立掖县玉米研究所,1993年成立莱州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发展成立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登海种业股票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家首批农业首个国家创新型企业。

李登海始终没有放弃科研创新,但作为“地方队”的登海种业,科研攻关经费和建设投资要靠自己解决,怎么办?李登海常把“毛主席说:‘节省每一个铜板,为了战争和革命事业’,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用于科学攻关”这句话挂在嘴边。40多年来,李登海率先垂范带领科研人员奋战在第一线。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只有玉米时间。天亮就下地,伸手不见五指才收工,绝大部分时间待在玉米田里,穿着工作服、解放鞋,戴着草帽子,“与农民为伍,与土地作伴”。

为了加速选育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即便进入花甲之年,李登海还带领他的科研创新团队每年进行9批播种。他亲自在田间对每一个植株和每一个剥开的果穗进行仔细观察和选择,并亲自选择20万~30万个果穗,再亲自进行室内考种选择。

谈到未来,李登海从没想过要退休。李登海还计划设立“李登海科学创新基金”,为继续进行“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资金保障。

“我把青春和汗水都洒在了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上,用在了在整个农业的增收和服务上。登海种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担负着国家责任而创办的,我希望它能健康发展几百年,以科技创新推动种业发展,为了国家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中国科学报》 (2016-08-25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