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卓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7/25 9:56:58
选择字号:
从单打独斗到联手出击
九所联盟见证中国大规模流水线玉米育种能力提升

 

■本报记者 马卓敏

在海南西南部沿海,有一个四季如春的小镇,名叫九所。这里土地肥沃、温和湿润,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农业专家到此进行玉米、水稻制种。

2014年1月,旨在破解中国玉米育种困境的“九所联盟”在这里成立。如今,联盟成员已从最初的四十几家发展到九十余家。可以说,“九所联盟”的发展见证了我国高水平大规模流水线玉米育种能力的提升。

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面对现代技术集成下的玉米新品种生产流水线以及世界玉米育种巨头将技术、人才、资金进行高度集成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我国“单打独斗”的玉米育种方式显得格格不入。此外,国内玉米育种单位已普遍意识到多年多点测选玉米新品种的重要意义。

“测试点数越多、时间越长,筛选出的品种的可靠性就愈大,市场开发风险就越小。”联盟主要发起人、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关义新认为,要想进行广泛测试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公司及科研教学单位还不具备这样的测试实力,商业化测试服务体系成本又太高。

不仅如此,作为现代育种三项最核心技术之一,单倍体及分子辅助育种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而很多单位并没有这样的技术和资金实力。

因此,如何将人才、技术、资源、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快速研究与应用先进种业技术,增加育种的有效规模,提升种业科技水平,成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应运而生

“唯有通过联盟创新的方式,才能破解当前困局。”在关义新等7名国内资深育种专家的提议下,2014年1月,在海南九所,发展互助联合测试的具体方案出炉。方案以联盟所在地九所为名,“九所联盟”由此成立。

“九所联盟”的目标是先在最容易联合的区域进行联合,逐步发展提升联合的力度,并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才、技术、资源、资金整合。

仅在2014年,联盟便采用国外先进的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统一试验设计、统一调查标准、统一数据分析,先后建立起西北区、黄淮区、极早熟区、早熟区、东北中熟区、东华北区六个生态区测试网络,并在当年进行了品种测试。

如今,联盟已联合多家企业与科研单位,采用统一的顶层设计,开展起多点大规模测选自交系和玉米新品种的联合选育工作。

“我们为每个测试单位提供了1块试验地,拿出3~5个品种进行多点测试。这相当于每个参加单位如果承担一个测试点,就可以拿出3~5个品种进入测试体系。”联盟成员之一、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赵延明举例说,如果一个单位承担5个测试点,就可以有25个品种进入测试体系。

“这样,我们顺理成章地开展起了高水平、大规模的流水线育种,做目前一般单位开展不起来的规模化、流程化育种工作。这使我们的育种规模和育种水平在短时间内基本达到外资种业巨头水平。”赵延明告诉记者。

建立“中科玉联合体”

2015~2016年年初,我国种业审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随着“联合体试验”方式的诞生,我国玉米品种管理也正式进入新纪元。

应“九所联盟”成员单位要求,按照“联合体”的精神及具体指示,联盟商议成立了“中科玉种业创新联盟”。由此,在“九所联盟”6大生态区的基础上,依托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成立了六大区的“中科玉联合体”。联合体主要开展符合国家审定要求的广泛测试,同时开展联合自交系选育与新品种组配工作。

“九所联盟”为跨区域联盟,每个生态区既有本区域的企业,又有其他区域的企业,因此“中科玉联合体”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跨区域联合缓解了外区域企业在一定生态区布置试验点的难度,有利于提高试验质量。这一优势已在‘九所联盟’测试中得到充分体现。”关义新说。

如今,联合体在很多区域的测试点数量均超过了“国家队联合体”区域试验的要求。测试点越多,筛选出的品种市场开发价值就越大。更多企业的联合及更多点的设置,还有利于采用一些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及品种生态定位。

由于联合体的规模与范围在不断扩大,如今它已吸引了一批原先在孟山都、先锋等外资企业工作的科学家加盟。

在关义新看来,通过联盟的方式将技术、人才、资源与资金完美结合,这将是实现中国玉米民族种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报》 (2016-07-25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