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0/18 19:26:55
选择字号: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解决方案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业领域一马当先。”10月16日,在南京举行的2016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指出,要实现到2030年全球零饥饿的目标,就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粮农组织预计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增加约60%,才能满足全球近90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与会专家指出,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在不损害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让农业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生产力和适应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加快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目标。

换言之,在应对和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方面,农业可以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更具适应力,有更高的生产力,更加可持续。

令人堪忧的未来

农谚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意思是农历5月旱,能下地除草撒药,进行田间管理;6月涝,有利于庄稼灌浆。所以5月旱,6月涝预示着农业丰收的好兆头。

在黑龙江,孙吴县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了玉米3万亩、水稻2万亩、大豆1万亩。合作社理事长吴德显告诉记者,今年那里的气温忽高忽低,“而且老天爷把旱涝搞反向了”。4—6月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期,雨下起来没完,地涝得厉害,人也下不了地,草比苗长得快。“看着干着急。单干的人家错过了农时,连肥都没追上。”

进入伏天以来,连续50天没下雨,“人少地多,浇不过来啊”。离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玉米棒子看着挺大,掰开一看,籽粒不饱满。大豆多是三个粒,四个粒的非常少。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1880年以来的130多年里,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85℃。近半个多世纪,全球极端气象频繁发生,到2015年全球严重干旱地区面积比例升至14%,2016年前6个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半年。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介绍,中国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1951—2012年间,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1.38℃,平均每10年升高0.23℃,几乎是同期全球的两倍。区域性高温、干旱、暴雨洪涝事件增多,登陆台风偏多偏强,冰川退缩加速,中东部霾日数明显增多。1980—2014年间,我国沿海海平面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7毫米。近60年来,冰川面积退缩高达10%以上。

气候在变化,粮食和农业也在变化。

马文森指出,全球粮食产量可能已经在减少,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减少10%到25%,或者更高。这对于到2050年全球粮食增产60%而言,是一个令人堪忧的现实。气候变化还影响粮食价格,进而威胁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还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世界最贫困群体中,有许多是农民、渔民和牧民,他们在遭遇气温升高和频繁的气候灾害时受冲击最大。同时,农业不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影响着气候,全球20%到25%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农业。10%~11%的温室气体排放是由于森林砍伐和拓荒。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和甲烷排放量的78%是来自于畜牧业。

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将减少10%。极端气候导致全球小麦平均每十年减产1.9%,玉米减产1.2%。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500亿公斤,其中旱灾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量的60%。

许小峰认为,若从长周期来看,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对粮食生产的规划布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对、水资源的利用、病虫害防治、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等方面都会产生诸多影响。

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未来气温将继续升高2℃或更高,已经持续多年的华北地区干旱问题在未来10年仍不会有缓解迹象,南方雨量丰沛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也日益凸现。到21世纪末,会导致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主要作物产量减少,而预估的粮食需求到2050年则每年将增加10%以上。

用科技力量应对气候变化

吴德显的合作社靠无人机从天上撒农药,靠大农机进地追肥,靠水渠灌溉稻田,减少了损失。

“为了在气候变化中争取主动,我们投资4000多万元,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2万亩,完善电力设施。修建了2个泵站、6000米干渠、2万米支渠,引黑龙江水灌溉农田。每一晌地能直接增加收入3000元。”吴德显说,今年响应国家号召,把粮仓建在田间地头,新建300吨水稻烘干塔一座,总仓储能力达到7万吨。“有了粮仓在手,我们再也不怕下雨下雪没地储粮食了。”

面对气候变化,科技正在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许小峰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气象部门与农业部深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为全国粮食生产持续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国已布局建设了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并实现信息化传输,还建成2175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1895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70个农室站,研发推广了60多项农业气象新技术。国内外粮食总产量的预报准确率分别稳定在95%和90%以上。

中国气象局致力于完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与涉农、涉灾部门共建共享7.8万个气象服务站、15.3万块电子显示屏、43.6万套高音喇叭,全国气象信息员达76.7万名,实现了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我们还致力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化气象为农服务,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面向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气象服务。”许小峰说,2016年,向98.2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点到点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介绍说,农业领域多措并举,以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我们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标准化养殖,减少动物甲烷排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耕地质量,增强抗御风险能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田治水技术,解决干旱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

农业科研工作者也在行动。“我们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帮助农民改良耕种方式,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明从2000年开始研究玉米播种机。2012年研制成功,能实现一次性推茬、清垄、播种,同时可以深松土地,实现小双行播种,增加玉米播种密度。相关技术在东北黄淮海7省区推广,累计增产8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

粮食减损增效成效显著

全球1/3以上的粮食是被损失和浪费掉的。这些损失和浪费的粮食每年产生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相当于全球公路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如果把粮食损失和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折中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将会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三大国。

马文森指出,今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侯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这是在落实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的前提下,很好回应了气候变化问题。“用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粮食,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也意味着通过一系列行动,在粮食成为最终产品和进入零售环节之前,减少粮食损失。”

粮食产后损失最大的环节是在农户储存环节。根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农户储粮损失最严重的为东北地区,平均约为10.2%;其次为西北地区,约8.8%;长江中下游地区约7.4%;黄淮海地区约5%。农户储粮损失中,鼠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农户储粮鼠、虫、霉害损失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9%、21%、30%。造成损失的根本原因是农户储粮设施简陋、储粮条件差、缺乏科学储粮技术。

目前我国包粮运输主要集中在粮食铁路运输,特别是北粮南运跨省粮食铁路运输,占粮食铁路运输总流通量的60%左右,普遍存在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流通速度慢、人工劳动强度大、粮食损耗严重、物流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粮食运输。

在加工环节,国家粮食局要求加工企业加大节粮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合理确定加工精度,严格限制过度加工、过度抛光和过度包装。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介绍,全国的省区市将组织工作组分赴广大城乡,开展粮食减损增效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的三进行动,积极宣传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动员全社会更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更加重视粮食减损增效,更加重视国家粮食安全。

据介绍,国家粮食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实现粮食减损增效。全力抓好粮食收购和产后服务,2014—2015年,通过价格托底、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带动农民直接增收约1400亿元。加强新仓建设和危仓维修改造,粮食仓储损失率平均下降3%,截至目前,共新建仓容1450亿斤,维修改造“危仓老库”2460亿斤,粮食收储能力大幅提高,安全保粮效果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截至2015年底,共为全国26个省(区、市)农户试点配置了近1000万套标准化科学储粮装具,使这些农户的储粮损失率平均下降6%,每年为农民减少粮食损失23亿斤、实现增收25亿元以上。着力改善运输设施设备,积极协调交通、铁路等部门,大力推广散粮汽车、内河船舶等新型专用运输工具和散粮成品粮集装箱、面粉散运专用车等集装运输装备及配套装卸设施,大力发展原粮“四散”运输,粮食运输损耗率平均下降了2%。积极推动粮食适度加工,加工减损取得明显效果,以“节粮减损、营养健康”为原则组织修订大米国家标准,按修改后的新标准测算,每年可减少加工环节大米损失250亿斤左右。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