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铁桥 原春琳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3-11 13:19:39
选择字号:
教育界委员激辩大学生培养质量
 
“政府给教育4%,其中有没有给我们再培养的单位?”顾欣委员突然插话,让民盟界别小组讨论有了新方向。
 
3月10日上午,在民盟小组讨论会上,多位来自教育界的委员都在热烈讨论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顾欣突然发言,说现在很多学生培养出来都是质量不过关的,“我要重新培养,但是那个4%我沾不到光”。
 
有委员要插话,但顾欣没让。他加快了语速:“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性是个大问题,很多学生到了用人单位都不能用。有师资队伍的组成问题,也有行业壁垒的问题,很多好的专家进不到高校去。”
 
他举例说,即使中国最好的艺术学院也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留了很多三流教师在学校,一流的真正的艺术家却进不去,这里的学生出来,没有什么用。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委员没等顾欣说完,立刻辩护道:“你这就不对了,为什么不对呢?4%是对学生,你怎么能用上?”
 
话没说完,顾欣也打断了发言:“娄校长,我们争论一下,现在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够,我凭什么要接受呢?”
 
娄源功抬高了声音:“培养质量是有标准的,学校的标准和外面的标准不一样。我承认有高分低能的现象,但不是说培养出一个学生就一定要是个高手,比如工科的学生,培养计划里说明是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师,你怎么拿一个成熟人才的标准要求他们呢?”
 
“这不对!”顾欣马上接过话茬,“以前的大学生和国外的大学生,其可用率比我们今天大学生的可用率高这是个事实。”
 
“你哪来的数据啊?”娄源功立刻问道。
 
“我是用人单位,你们调查过吗?”他说。
 
“那你也是用的艺术类的,你调查过别的吗?你那是以偏概全!”娄源功声调明显增高。
 
眼看争辩越来越激烈,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委员要求发言,他说,学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从教育这个角度说,确实应该尽可能培养一去就能上手的人才,但用人单位也是分层次的,一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也实在没法在高层次用人单位马上上手。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朱光武委员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中科院招来的毕业生也不可能直接上手,都有一个再教育过程,“新来的年轻科研人员,两年以后才定级,这就说明至少要有两年的适应期才可能达到要求,我们也不能要求太高。”
 
“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龙庄伟意犹未尽,“以木材来打比方,学校是从树培养成规格材料,至于做门做窗打家具,肯定根据门窗家具的具体要求削一点、砍一点,大学毕竟是按模式培养的,出来的是一般规格的人才,这种人才,做再高档的也还要进行再处理。”
 
但顾欣明显不想再争论了:“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你们也不要否认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过关的问题。”说完,他就离开了会场。
 
话题却没有结束,张澍委员也加入了讨论,这位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说,这些年,国家大力推广扩招,扩招政策是对的,但真正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学生,教育系统有自己的评价,“但也许用人单位的评价更切合实际”。
 
张澍说,现在学科发展越来越快,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举例说,在医学领域,现在大学毕业生在医院实习后,还有为期三年的培训,这个培训由国家投钱进行,然后才能真正到医院入职。“顾欣的意思是后期培养还要花很多钱,当然,如果学校质量不上去,师资水平也是问题,培养质量肯定要差一些。但确实后期的职业培训也非常重要,尤其在我们医学领域,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保持努力就会落后。”
 
张澍说,在他的研究领域有两个重要的行业学会,他和另外一位著名专家分别担任学会负责人,但两人都毕业于地方小医学院,他以此来论证后期学习的重要性。
 
四川省监察厅副厅长赵振铣委员则援引日本的经验说,日本没有把本科教育搞成职业教育,而是通识教育,日本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需要在公司培训一到两年才能上岗。“我们国家不重视职业后的教育,用人单位都希望有工作经验,私人企业更是不愿意花更多钱做职业教育,这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大学自身也需要作出改变,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他一说完,另一个委员发言,换到了另一个话题。但刚才参与争辩的委员们还在互相小声地交流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