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印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3-25 9:59:08
选择字号:
中青报:考证医学论文连环抄也是一篇好论文
 
一篇上世纪90年代发表的讨论“宫腔粘连”的论文,10多年来被16个单位的25人进行了6轮连环抄袭。据举报,涉嫌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医生达70余人。(《中国青年报》3月24日)
 
这是比较极端的一例罢了,学术不端已成近来坊间热词,抄袭者既有堂皇如院士、博导者,更不乏一般混职称的小鱼小虾,公众对后者往往熟视无睹。然而,这起“连环抄”仍以其无与伦比的“拍案惊奇”的特点,让人叹为观止。甚至可以说,两名举报者对医学论文“连环抄”的考证也是一篇好论文。
 
首先,调查过程的情节之曲折,关节之繁杂,颇具论文特质。举报者“中大学子”是两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今年1月,两人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后,担心自己论文中的引用部分被当做抄袭,就用一款反抄袭软件进行网上比对,结果发现这起抄袭事件堪称史上最牛:A发表了论文,B抄袭了A,C又抄袭了B,D抄袭C,最终E不仅抄袭了C和D,同时,还把A列为参考文献……抄袭的链条越扯越长,非下一番扎实的考证工夫,方可接近事件真相。
 
举报者特意制作了一份像食物链一样的图谱:真正的原创者檀德馨和潘芝芬,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而其他名字都直接或间接指向这两名原作者。这也部分地反映了当今学术界的某种恶劣生态,当抄袭得不到有效约束甚至不被认为不义时,本已很薄弱的一点原创在群狼环伺下,也被鲸吞蚕食到一点不剩。而巧取豪夺者往往借此上位,并无半点羞赧。
 
就调查价值而言,对“连环抄”的考证也能揭露学术不端,有益世道人心。事实上,医学论文的相互抄袭在业内并不稀奇,就连这一事件中被抄袭的医生都对同行的行为表示“理解”。因为医生若要评职称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如果普通医生无力改变这种体制现状,也就只能要么原创,要么抄袭,抄袭遂变得见怪不怪。举报者的考据功夫,至少可以唤醒抄袭者的耻感吧。
 
当然,丑闻由两位尚未走出校门的医学院学生来发布,也反证了公众对学术圈同时也是利益圈的担心。两位举报者在调查中接到过恐吓电话,不得不换手机号码,把自己隐蔽起来。他们也担心日后还能不能在医学界立身。其调查遭遇阻力本身,或许正是调查的价值所在——总要有人站出来,捅破这个鼓胀已久的脓包,扯出这许多藤藤蔓蔓的利益瓜葛,还学术界以清白,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举报者希望中国医学界能像白色的大褂一样,有一片洁净的学术天空。这是一个美好的期待,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美好能不能成为现实。如果类似关于医学论文“连环抄”的考证论文多一些,或可一点点还原这片天空的纯净。毕竟,丑闻也好,不端也罢,最怕大白于天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