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的“真激光”照亮冬奥闭幕式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落下帷幕。闭幕式借用别具东方韵味的“折柳送别”诠释了怀念和惜别之情,与此同时还有一组激光束组成的参天大树矗立在舞台中央,穿过雪花火炬台直射天空,表达了对这场冬奥会的铭记。
这棵由激光束组成的大树使用了“真激光”技术,该技术由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光)自主研发,以三基色激光为光源,可全面实现BT.2020国际最新标准,具有真亮度、真色彩、真节能、真陪伴、真可靠五大真体验。
中科极光孵化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创始团队历时40年攻克了“真激光”显示技术。至此,被海外企业占领的高端显示领域也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
石墨烯“黑”科技,为鸟巢观礼智慧提供温暖如春的保障
初春的北京气温尚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半开放的场馆,开幕式当天最低气温零下6℃,闭幕式气温零下2℃。而冬奥会的开闭幕式都在夜间举行,那么,在这种半开放的体育场馆,如何保障观礼区的温暖舒适?
2020年1月,鸟巢体育场部分观礼区精准加热保障项目启动。冬奥组委及国家体育场相关专家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及比较,亲身体验多种加热方案后,从“安全、高效节能、舒适”三个综合维度考量,最终选定石墨烯柔性热管理技术方案。这让作为世界上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材料,首次在世界上应用在奥运场馆,实现观礼部分区域的温控管理,包括地毯、桌椅等,形成智能加热管理系统。
|
“氢装上阵”:冬奥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科院院士邹才能揭秘冬奥绿氢火炬背后故事
冬奥赛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在众人热议的诸多“没想到事件”中,当然包括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仪式上,火炬“飞扬”的小火苗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主火炬。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不同,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
首次采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邹才能,他向大家解密了他带领的绿氢团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技术攻关。“‘氢装上阵必将成为冬奥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邹才能告诉《中国科学报》。
|
氢能无人机上岗,护航冬奥供电安全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前夕,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北和延庆2大基地,8位身材轻巧的“电力保镖”正式上岗,对风机、光伏板、500千伏高压线路等关键输电场景开展巡检,保障冬奥期间供电安全。
这8位“电力保镖”,是由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入驻企业——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研发的复合翼、固定翼、多旋翼3款氢能无人机。此次正式上岗作业,标志着新能源无人机从研制期走向示范运行。
“针对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巡检环境的特殊性,我们的对策是建立基于新能源网联无人机的电力巡检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用我们的智能新能源飞机服务于新能源电力。”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总师杨志刚介绍。
|
酷炫新材料助力冬奥打造“硬实力”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出长寿命、高储热密度、一致熔融型水合盐相变材料,该材料寿命长、储热能力强。基于该材料完成的“谷电—相变储热清洁供暖系统主导的相变储热”谷电清洁供暖示范工程,于2021年开始在张家口赛区进行试运行调试,工程总功率1.2MW,解决了极寒气候下复杂结构山地建筑清洁能源供暖的储热难题,保障了冬奥会山地转播中心的供暖,为实现绿色、低碳冬奥提供技术支撑。
|
来自“天问一号”的冬奥祝福,原来是“宇宙级自拍”
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一份来自火星轨道上的祝福,穿越了3.2亿千米的漫长星际旅程,到达地球。正在执行我国首个行星际探索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五星红旗、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的同框照片传回地球,送上了一份“最高”的冬奥礼物。
这张珍贵合影原来是一张“宇宙级自拍”,回拍相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3所研制。据803所产品主管设计师吴迪介绍,回拍相机安装在自拍杆的末端。自拍杆是一种变结构锁定和伸展装置,由特殊材质制成,在“天问一号”发射和飞往火星的过程中,均为收拢状态。到达火星轨道后,自拍杆通过加热片局部加热的方式,使其由四段折叠收拢状态向外展开,完全伸展开后的长度可达1.6米。
|
中国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接力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在北京冬奥公园举行的2022年冬奥火炬传递活动中,该所牵头研制的两台机器人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火炬接力,彰显了奥运与科技的结合。
在火炬传递中,火炬手将奥运火炬传递给水陆两栖机器人,水陆两栖机器人手持燃烧火炬,沿冰壶赛道旋转滑入冰洞口;水下变结构机器人向其靠拢,两台机器人手持火炬在水下精准对接点火;水下变结构机器人手持点燃火炬从冰洞口出水,将奥运火炬传递给下一棒火炬手。
|
巧夺天工“编织”科技外衣
让冬奥会火炬“飞扬”起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激动人心的火炬接力仪式正在进行。旋转上升,犹如丝带舞动飘逸,化作顶端的熊熊火焰……
作为历届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元素之一,此次冬奥火炬“飞扬”一亮相就吸睛无数。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教授、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孙以泽团队作为火炬重要部分外飘带(外壳)的关键制造技术提供方,将为我们揭开“小”火炬背后蕴藏的“大”学问。
|
有了它们,雪道“注水”刚刚好
冬奥会的传统赛事高山滑雪因兼具竞技性和观赏性,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对“雪”和“赛道”的要求都非常高。
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天光所)获悉,该所南极天文技术团队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了专门检测赛道质量的冰雪粒径测量仪和冰雪强度测量仪,将高山滑雪赛道的检测由过去以人工经验为主,改为用科学仪器定量检测。
|
AI教练助你化身“冰雪精灵”
复旦研发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
“你的摆臂幅度如果再小5厘米,就会减少一定阻力,速度和稳定性也会提升。”在长春冰上训练基地,教练正通过“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对运动员进行指导。
借助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华团队研发的训练分析系统,人工智能(AI)教练也许能助你化身“冰雪精灵”。
|
中科院多项科技成果助力北京冬奥——2021年
中国科学院多家单位利用自身优势和相关科技成果,助力北京打造绿色冬奥、科技冬奥。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使用长寿命、高储热密度一致熔融型水合盐相变材料,在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建成小体积、模块化相变储热-谷电清洁供暖示范工程,为在极寒、山地条件下绿色、高效供暖提供技术支撑;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过技术创新,攻克大量小语种面临的专家知识匮乏和资源稀缺难题,把中文语音语言技术拓展到60个语种,将助力冬奥会跨语言沟通和多语种信息发布;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滑雪场造雪、储雪、雪质保障和赛道维护等方面,为冬奥会雪上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跳台滑雪、冬季两项等外场雪上竞技体育项目上,攻克了精准、实时、可视化气象保障技术,为国家队训练和比赛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持。
|
让新冠病毒无所遁形!45分钟可完成空气气溶胶病毒检测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召开之际,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松懈。除了对人、物品等检测之外,目前对于涉奥场馆内外的环境中的新冠病毒如何检测呢?
“相比咽拭子等常规方式,迅速检测空气中的新冠病毒是一项难题。新冠病毒会通过空气里的气溶胶传播,而对气溶胶的采集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
为了解决气溶胶检测难题,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医学院刘鹏、生命学院王建斌、药学院白净卫联合北京大学要茂盛和黄岩谊、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任丽丽和昌平实验室等单位,针对新冠疫情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开展应急攻关,经过8个月的努力,开发完成了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
|
你不知道的冬奥事:高山滑雪比赛如何“看天吃饭”
冬奥会各项目的资格赛已临近尾声,选手们正为通往北京的门票做最后努力。但新年伊始,高山滑雪世界杯男子项目的首站比赛就取消了。1月6日,降雨、大雾和强风天气,使得原定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的男子回转赛事搁浅,办赛似乎遭遇开年不利。
不过,由于天气太差而导致的赛事改期、取消,在高山滑雪中其实屡见不鲜。北京冬奥会也已在科技加持下,做好了应对准备。
|
北京冬奥制冰系统:为全球做出环保可持续示范
“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采用节能型制冷系统、环保型制冷剂,积极推动了国际奥委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使用,率先为世界做出环保和可持续的示范,R449A制冷剂的选择,将使得北京冬奥会成为冬奥会历史上冰上场馆制冷剂GWP(全球变暖潜能)值最低的一届冬奥会。”近日,国际奥委会相关官员对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的环保选择特别点赞。
据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改建了7座冰上场馆,共9块冰面,均使用环保型制冷系统和制冷剂,其中5块冰面使用二氧化碳(R744)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4块冰面使用了R449A制冷剂。
|
冬奥气象保障:百米级24小时精准预报
与夏季奥运会项目多在体育场馆内举行不同,作为冬奥会“重头戏”的雪上项目,多在室外山区举行。冬奥会山地雪上项目赛程安排和赛事举办、观赛、救援等外围保障服务,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比赛期间,除了运动装备、运动员自身水平外,风速、风向、温度、湿度、能见度及雪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赛程安排以及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赛安全。
别担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带领团队开展的“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气象条件预测保障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冬奥“百米级”天气预报技术体系,首次实现“百米级、分钟级”业务天气预报能力。
|
绿色电能、“水冰转换”……
北京冬奥:科技助力碳中和
2021年12月13日,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首钢园,北京冬奥的脚步越来越近。
本届冬奥会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绿色环保”。作为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承诺碳排放将全部中和,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北京冬奥会有望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其中科技的作用功不可没。那么,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碳中和之路,科技将会怎样大显身手?在场馆建设、交通出行、能源供应、生态环保方面又有哪些亮点?通过举办绿色冬奥,会给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
科技为裁判员装上“千里眼”
越野滑雪是冬季项目中的马拉松,赛道路线长、运动员比赛时间长,是典型的耐力项目。在以往的冬奥会比赛中,越野滑雪因其自身项目的特点,裁判员很难用肉眼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术犯规,往往要在赛后看录像才能做出执裁决定。
科技让这种烦恼一去不复返。
“越野滑雪辅助裁判系统结合北斗精准定位功能与5G高速传送特性,助力裁判员快速、精准执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副竞赛长左伟告诉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这套由国内自主研发的系统,会在运动员易出现犯规行为的地段“布控”,做到提前预判、精准捕捉、实时上传。这种“抓现行”的方法,有效保证了越野滑雪裁判执裁的公平和高效。
左伟举例,传统比赛中,运动员用“左右蹬冰”动作进行爬坡是违规行为,但大多数情况下,裁判员无法当即做出裁定。“北京冬奥会采用具有视频捕捉功能的辅助裁判系统,有利于裁判对比赛的精准判断。”
据悉,这套系统已在2021年10月-12月应用到北京冬奥系列测试赛当中。
|
多项科技冬奥技术成功运行和运用于场景建设
近日记者从北京冬奥组委获悉,截止到最近,在基础建设场景方面,已确定应用的技术共有9项;城市运行场景方面,确定应用的技术有3项。
在基础建设场景方面,“超大跨度钢结构索网智能施工技术”解决了超大跨度索网结构屋盖的平行施工和高效高精度建造,节省钢材、节约工期,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家速滑馆应用。国家速滑馆“复杂曲面幕墙及柔性屋面关键技术”集成了幕墙用曲面玻璃工艺、平曲玻璃耦合几何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国家体育场“数字孪生操作系统”解决了建筑的安全运维、物业管理等问题,该技术已确定在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延庆冬奥村、北京冬奥村应用。
在城市运行场景方面,“低温、强风等极端天气场景下的室内外多频段、多形态、大容量基站设备研发”,解决了低温、强风等极恶劣条件下的基站稳定及通信问题,已确定在赛时使用。“5G TDD+FDD大带宽融合组网技术”实现了5G多小区合并技术,该技术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已确定在赛时使用。
|
5G通信技术加持,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更流畅
记者近日获悉,目前在北京五环内、延庆赛区场馆以及京张高铁等区域,已实现5G信号的全面覆盖;到冬奥会赛时,冬奥场馆内部、场馆间道路、媒体班车等交通设施将会实现5G信号全覆盖,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保障。
得益于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外观众的观赛体验也将得到质的改变。据了解,2022年,8K超高清画面传输、远程线上观赛、VR/AR虚拟观赛等都将基于5G通信技术实现。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介绍,基于5G技术,冬奥会将采用超高清8K技术对冬奥赛事进行转播。
|
冬奥会食品如何溯源?区块链技术来帮忙
在2021年5月22日-28日举行的北京科技周主场展览上,来自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的“基于区块链和加密锚定技术的冬奥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产品,为公众展示了区块链技术之于冬奥会食品溯源方面的应用。
“这是我们研发的超微型可信芯片,封装后与冬奥会赛事食品进行集成,就可以采集信息和电子追溯。食品在电子终端上通过NFC感知之后,就可以对食品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工作人员李天颖向《中国科学报》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