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院士撰文

韩济生 中科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国际知名疼痛学家,我国疼痛医学的开创者。
【浮躁社会滋生科学精神危机】
为何那些所谓大师的一言一行令人深信不疑,反倒是真正科学的解释没人信服?追寻背后的原因,与现代浮躁的社会和人们的从众心理有关。

陈冀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与药物化学专家。
【“大师”现象凸显多层次社会问题】
要想彻底切除“大师”骗局这颗毒瘤,就必须提高全民的科学认知能力,而这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石元春 两院院士。中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用科学精神抵御“热病”】
近年媒体上“大师”层出,“奇方异药”、“空中别墅”等等,他们的出现也是植根于荒唐世界的。

何祚庥 中科院院士。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在科学史、辩证法、哲学、政经学等方面获多项成果。
【“大师”愿打谁愿挨】
经过科学训练,科学素养才会提高。而且当前我们的启蒙教育,非常需要注入一些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李连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药理学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拆穿“特异功能”的把戏】
需要了解“大师”们常用的手法及危害,特别是利用“外气功”进行欺骗的原理。通过科普宣传,提高科学素质,揭穿各种形式的欺骗活动。
樊代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医学界需要“正气内存”】
一块阵地,正确的不去占领,错误的就必然会去占领。在这个世界上,任何领域都不会以真空的形式存在,不被净气拥有就被瘴气充斥。

赵文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科学家要以身作则做科普】
群众“迷信”,要“打屁股”先打官员和科学家。中国的确迫切需要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水平,但对象绝不仅仅是群众,还包括科学家。

秦伯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长期从事神经精神系统新药评价工作。
【保持健康心态最重要】

我相信任何有科学头脑的人,自然都不会相信,这些东西经不起科学的考验,你让他拿出科学证据,他肯定拿不出来。

赵国屏 中科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以科学思维看待“大师”现象】
“大师”的发迹和被追捧,一方面,是“宣传”,另一方面,是“喜好”、“向往”和“需求”。中间,就是媒体和其他传播途径的介导。

陈可冀 中科院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
【加强政府监管应对医疗乱象】

这些所谓的大师,你方唱罢我登场,制造了社会的医疗乱象、中医乱象。乱象背后,是一片支撑它生长的土壤,供它茁壮成长。

童坦君 中科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集全社会之力提升科学素养】
王林等人忽悠了一批人。这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看似偶然的必然事件。“必然”背后的因素是人们对科学的关注度低,导致公众科学素养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