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2
选择字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绘制香蕉成熟精细“时间表”

 

本报讯(记者李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系统揭示了粉蕉、大蕉和贡蕉3种本土特色香蕉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理化特性与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为品种特异性采后管理及品质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采后生物学与技术》。

香蕉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的重要水果,但采后易腐、成熟进程快、品质变化复杂。该研究以粉蕉、大蕉和贡蕉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全绿RS1、亮绿RS2、黄带绿RS3、黄带绿尖RS4、全黄RS5这5个成熟阶段,系统测定理化指标与代谢物组成,结合多变量统计方法,深入解析品种间差异及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3个品种在成熟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贡蕉成熟最快,仅需5天即进入全黄阶段;粉蕉需9天;大蕉最慢,需11天。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核心品质指标与果皮颜色变化密切相关。大蕉在成熟后期酸度最高,贡蕉最低,表明品种间有机酸代谢路径存在明显分化。在淀粉-糖代谢方面,大蕉淀粉储量最高,随成熟进程降解幅度最小,而贡蕉降解幅度最大。相应的,大蕉在黄带绿尖阶段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粉蕉和贡蕉。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3种香蕉在有机酸和氨基酸积累模式上具有明显时序差异。其中大蕉和粉蕉的有机酸高峰出现在早期,而贡蕉则在完全成熟时达到峰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在粉蕉中持续增加至RS5,在大蕉中高峰出现在黄带绿尖阶段,贡蕉则在早期即有明显积累。这一发现提示不同品种在氮代谢与能量转化方面有不同策略。

在香气成分方面,研究共鉴定出8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4种物质的香气活性值大于10,被认定为关键香气标志物。值得注意的是,2-己烯醛是唯一在所有品种和成熟阶段均高表达的化合物,可作为香蕉成熟进程的通用生物标志物。酯类物质在黄带绿尖阶段后显著增加,尤其在粉蕉中最为丰富,贡献了浓郁果香。贡蕉在多数阶段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属于“浓香型”品种;而大蕉香气组成较为单一,表现出独特的代谢特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5.113847

《中国科学报》 (2025-09-22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