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2
选择字号:
“小柯”秀

 

《地质学》

锌同位素限制百慕大地幔源区碳循环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Gregory A. Brennecka团队研究了锌同位素(δ66Zn)对百慕大地幔源区碳循环的限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地质学》。

研究组首次测定了百慕大硅不饱和与硅饱和熔岩的δ66Zn组成,以探讨北大西洋西部富碳岩性成因和大型海山成因。与全球δ66Zn数据对比,该结果不支持百慕大HIMU地幔中存在再循环海洋碳酸盐的直接样本。相反,研究组认为向高值偏移的δ66Zn分馏与岩浆过程及碳质流体相关。这些流体来源于约5亿年前亚皮特斯大洋岩石圈冷俯冲板块与潘吉亚超大陆增厚大陆岩石圈地幔之间的交代反应。晚新生代法拉隆板块通过浅层对流到达北美东部边缘,引发了这一交代地幔的熔融。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30/G53656.1

《细胞》

特定神经回路模式调控气味先天价值评估机制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研究中心的Hokto Kazama团队探明了特定神经回路模式调控气味先天价值的评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细胞》。

研究团队通过记录果蝇高级嗅觉区几乎所有的神经元,发现侧角是计算先天气味值的地方,其中不同神经元表征对立的气味先天值。研究基于连接体的脉冲神经网络模型概括了神经活动,表明厌恶气味的表征通过前馈兴奋的特定汇聚产生,而有吸引力气味的表征是通过额外局部抑制参与的。研究发现,这种抑制广泛存在,但与兴奋保持平衡,并通过增益控制和阈值形成有吸引力的气味调谐。

局部抑制偏向的神经元和行为气味操作能按照模型预测响应。因此,快感光谱两端的气味在子回路中的处理不仅存在分离,还具有截然不同的连接模式特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8.032

《中国科学报》 (2025-09-22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