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8
选择字号:
地球碳封存能力可能在2200年耗尽

 

本报讯 一项9月3日发表于《自然》的研究显示,地球通过岩层封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远低于预期,最早可能在2200年耗尽。

为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将全球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至2℃的目标,需要从大气中清除大量二氧化碳。其中一种方法是捕获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深埋于地下。

研究人员指出,地球可安全封存的二氧化碳量约为1460吉吨(1吉吨为10亿吨),这一数字远低于此前研究提及的1万至4万吉吨二氧化碳。

论文作者表示,目前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每年仅能清除4900万吨二氧化碳,而规划的年封存能力约为4.16亿吨。但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年碳封存量需提高至8.7吉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未来30年的碳封存量需增长175倍。

为估算地球的封存能力,这项由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科学家牵头的研究计算出,地球的物理封存储量为1.18万吉吨二氧化碳。但当研究人员考虑了“没有地震引发的碳泄漏风险、不因政治因素而受阻”的实际可利用情况后,这一容量下降至1460吉吨二氧化碳。

该研究重点评估了稳定沉积盆地的封存能力,因为目前大多数潜在的二氧化碳封存地点都位于此类盆地中。

论文作者之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Joeri Rogelj表示,即使1460吉吨二氧化碳封存容量全部用于大气碳清除,也只能使全球变暖降低0.7℃。当前趋势表明,即便充分利用所有已探明的、可用于逆转气候变化的地质封存资源,本世纪全球升温仍可能高达3℃,且无法回落至2℃以内。

研究人员还指出,如果封存的二氧化碳泄漏至地表,可能导致地下水中形成碳酸。酸性环境会溶解含金属的矿物质,释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有毒金属。

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巴西及非洲部分地区拥有较高的抗风险封存容量。论文写道,其中一些国家在历史上对全球排放的影响微乎其微,却可能最终承担起为高碳排放的富裕国家储存二氧化碳的责任。

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Mathew Gidden表示:“在‘谁该为一定程度的气候变化负责’与‘谁有能力真正清除这些碳’这两个问题上,必然会出现赢家与输家。”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Susan Hovorka认同该研究关于“可用碳封存储量大而有限”的结论,但认为它高估了地震活动可能引发的泄漏风险。

Hovorka表示,尽管工程师会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层储备库,但他们会充分考虑岩石力学特性。她指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已知存在地震风险的区域进行封存,只是必须使用当前的最佳实践方法。”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Ranjith Pathegama Gamage则认为,该研究的数据较为保守。因此,1460吉吨二氧化碳这一“审慎封存容量”可能与实际数值存在显著差异。(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423-y

《中国科学报》 (2025-09-08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油菜素内酯调控棉纤维伸长的机制 基因“开关”控制植物细胞器演化速度
研究实现常温氢气异裂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