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 |
构建白内障手术撕囊智能技术系统 |
|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邰梦云)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刘奕志/林浩添团队与合作者,成功构建了白内障手术撕囊智能技术系统——MetaS,显著提升了操作准确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npj-数字医学》。
当前,白内障手术主要依赖医生个人经验进行手工操作,精确性有待提高。以手术中的前囊膜撕开这一基础操作环节为例,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要达到指南所要求的“居中覆盖人工晶状体光学面边缘”这一标准,比例也相对较低。随着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广泛应用,这一问题愈发受到术者关注,亟待新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为攻克这一难题,刘奕志/林浩添团队携手中山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黄凯/郑伟诗团队展开跨学科合作。研究团队收集了大量基于术者经验的白内障手术视频,运用Mask RCNN、GhostNet Backbone叠加FPN Neck等算法,成功构建了MetaS智能系统。该系统将医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数字化经验,为提升医生的撕囊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介绍,MetaS智能系统包含智能评估、特征提取和手术指导三大功能模块。研究团队收集了17538个白内障手术视频用于系统的训练与验证。在智能评估环节,系统能够对众多撕囊案例进行评估,筛选出理想的撕囊样本;特征提取模块则应用Mask RCNN算法,从撕囊视频和图像中深度挖掘理想撕囊的路径及特征。在手术指导模块,系统将提取的理想撕囊数字化路径及特征应用于实际手术场景,为术者和手术机器人提供精准指导。
该研究成果为白内障手术撕囊环节带来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有望推动白内障手术向更加精准、高效的方向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746-025-01887-6
《中国科学报》 (2025-09-04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