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体瑶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3
选择字号:
极端高温导致热带鸟类数量急剧下降

 

亚马孙的黑喉美洲咬鹃数量正急剧下降。图片来源:LuismiX

本报讯 8月11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亚马孙等热带地区,即使在几乎未受破坏的雨林中,某些鸟类的种群数量也下降了90%,而极端高温很可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团队没有预测持续变暖将带来什么,但前景显然令人担忧。“形势不容乐观。”论文通讯作者、西班牙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的Maximilian Kotz表示。

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随后,他们从全球环境历史数据库获取了有关栖息地破坏的数据,并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获得了天气和气候的历史数据。

比较所有数据后,他们发现,在南北纬21度至43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栖息地被破坏是导致鸟类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这与其他研究一致。然而,在热带地区,极端高温才是最大的原因。Kotz表示,在这些地区,鸟类通常处于其耐热极限边缘,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就会死亡。即使能在极端高温事件中幸存下来,不良的健康状况也会减少它们繁殖的机会。

团队还研究了极端高温的加剧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全球变暖造成的,从而推断出未变暖情况下的鸟类种群状态。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估算可归因于气候变化的鸟类丰度下降。

Kotz承认,关于鸟类丰度的数据存在很大空白,尤其是在热带地区,但他认为现有数据足以得出结论。他表示,如果要说影响,那么热带地区数据的缺失只会导致极端高温影响被低估。(王体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5-02811-7

《中国科学报》 (2025-08-1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