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unsplash
本报讯 8月6日,一项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的研究表明,在供应全球60%可可的地区,通过在农场种植更多遮阴树,可减少全球巧克力行业的碳排放。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Wilma Blaser-Hart、Simon Hart团队利用卫星图像和机器学习对西非的农场进行了考察。“可可树本质上是热带雨林中的下层树种,但在单一栽培种植系统中,它们被种在了开阔地带。”Blaser-Hart解释说。
“可可农场中的遮阴树能够在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中封存大量碳。”Blaser-Hart说,“我们的分析发现,加纳和科特迪瓦可可种植区的遮阴树覆盖率相对较低,约为13%,远低于其可达到的水平。”
研究发现,在未来几十年里,将这两个国家可可农场的遮阴树覆盖率提高到至少30%,每年可封存高达10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当量是一种标准度量单位,用于根据不同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比较其排放量。
Blaser-Hart称,增加遮阴树将为那些因种植可可而砍伐森林的地区带来环境和生态系统效益。“我们计算出的碳封存量约占这两个国家年度总排放量的9%,约为目前两国与可可相关排放量的167%。”
除了能封存碳,在可可农场种植多种树木还将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温度,并减轻病虫害压力。
对农场主而言,可可树在30%至50%的遮阴水平下种植,不会出现显著的产量损失。“因此通过植树增加碳封存具有巨大的潜力。”Hart说。
Blaser-Hart补充说:“农林业能够发挥切实的气候缓解作用,但不能替代天然森林。保护天然森林仍是优先事项。”
Hart表示,该团队的方法可应用于南美洲和东南亚的其他可可产区,还可推广至咖啡等其他耐阴多年生作物。“对于可可而言,在农场种植遮阴树是一种双赢局面——通过封存碳,为巧克力行业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不会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王方)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5-01608-7
《中国科学报》 (2025-08-08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