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松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8
选择字号: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支撑海洋强国建设

 

科研人员在长岛采集铜藻样品。烟台海岸带所供图

■秦松

参观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让我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国防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来说,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信念,在“蓝土地”上攻坚克难,抢占海岸带科技制高点,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两弹一星”精神是无数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凝结的宝贵财富。它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精神的传承。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海岸带作为陆地、海洋、大气、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带,一直是经济持续发展最富有生命力的区域,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剧烈的区域。近年来,“陆地-海洋-人类”(以下简称“陆海人”)系统耦合已成为国际海岸带科学前沿与热点。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科技创新,特别是海洋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地带,既是建设“从山顶到海洋”国家“陆海统筹”国土治理体系的关键区域,更是发展“陆海联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试验区。统筹海岸带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烟台海岸带所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于2006年共同筹建,2009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序列的研究所。虽然成立时间只有十多年,但烟台海岸带所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始终坚持“跨越界限、共创价值、勇诚朴俊、久久为功”的理念,不断凝练全球变化下“陆海人”相互作用的前沿科技问题与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扩大陆海统筹的基础交叉学科优势,以新时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生态经济功能为价值轴心,构建“三区四带”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格局;面向“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目标,创建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河湾岛示范。

为此,我们聚焦“河口-海湾-海岛”(以下简称“河湾岛”)的“陆海人”相互作用及生态经济功能,以水文连通为线索,将典型河口、重点海湾、特色岛屿作为海岸带百年交叉学科建设与大团队建制化作战的集中应用示范平台,为海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和小岛屿国家蓝色食品供给、蓝色碳汇核算及综合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在“陆海人”多维度交叉以及“河湾岛”多功能价值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机物”的深度融合是抢占海岸带领域科技制高点的新路径。烟台海岸带所树立以高技术增量激活特色资环领域存量的“大资源观”,以全所上下“十五五”规划凝聚共识为契机,一体化部署新时期“人才-平台-项目”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搭建先进的科研平台,整合高质量数据与高效率台站船舶设备资源,集中开展从环境保障、生态屏障到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打造一支能够胜任艰巨复杂任务的“蓝土地”建设铁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烟台海岸带所将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牢记“认知海岸带规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推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各项改革举措和重大科技任务,努力成为海洋科技创新驱动的“排头兵”。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本报记者廖洋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25-08-0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