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本报讯 一项全球首创的研究彻底澄清了对鸡蛋的长期误解,表明鸡蛋中的胆固醇并不会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的水平升高,而真正提高LDL的是饱和脂肪。因此,人们大可放心食用鸡蛋,且只需避免与培根、香肠等高饱和脂肪食物搭配即可。相关研究7月28日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
无论水煮蛋还是煎蛋,鸡蛋始终是早餐餐桌上的主角。但长期以来,鸡蛋因富含胆固醇而备受争议,甚至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诱因。
在这项研究中,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研究团队证明,膳食胆固醇,如鸡蛋中的胆固醇,并不会对心脏健康构成威胁,真正导致LDL升高的是饮食中的饱和脂肪。
研究人员首次将膳食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加以区分,分别评估了两者对LDL水平的独立影响。结果显示,在饱和脂肪摄入受控的饮食条件下,每天摄入两个鸡蛋——相当于较高的胆固醇摄入量,实际上可以降低LDL的水平,进而降低心脏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原因,每年造成近1800万人死亡。在澳大利亚,每12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该国总死亡人数的25%。
该研究首席科学家、南澳大学教授Jon Buckley表示:“鸡蛋的营养声誉确实需要重新评估。旧有的饮食建议将鸡蛋污名化,忽视了饱和脂肪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Buckley补充道:“鸡蛋的特殊之处在于,虽然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饱和脂肪含量极低。然而正是它们较高的胆固醇水平导致人们常常质疑鸡蛋的营养价值。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控制饱和脂肪摄入的前提下,膳食胆固醇对LDL的影响微乎其微。相反,饱和脂肪才是胆固醇升高的核心驱动因素。”
“因此,早餐中真正危害心脏健康的不是鸡蛋,而是额外添加的培根或香肠。这些加工肉制品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是胆固醇升高的主要推手。”Buckley说。(金予飞)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ajcnut.2025.05.001
《中国科学报》 (2025-08-01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