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雅丽)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气象专会上,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的全球首个空间天气链式人工智能预报模型“风宇”正式发布。
为应对太阳风暴对全球卫星运行、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及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风宇”面向空间天气保障需求,突破了传统数值模型在算力消耗与实时响应方面的技术瓶颈,成为国际首个覆盖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全链条的空间天气人工智能预报模型。
“风宇”首创链式训练模式和可插拔架构,将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分别建模,并通过智能耦合优化机制实现多区域模型协同优化,既能够更真实地再现太阳风如何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又能描绘出磁层和电离层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提升了各区域预测精度及极端事件预测稳定性,为复杂空间天气智能预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风宇”在短临预报与极端事件响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长达一年的预测性能测试中,“风宇”在太阳风、磁层和电离层各区域均表现出卓越的24小时短临预测能力。测试表明,“风宇”对近两年大磁暴的预报比已有方法更准确,在电离层区域的预测性能尤为突出,全球电子密度总含量的预测误差基本控制在10%左右。
据悉,“风宇”可支持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已申请11项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科学报》 (2025-07-2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