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6-19
选择字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复发后治疗有了新策略

 

本报讯(记者张思玮)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任医师施均团队首次报道了两例在接受自体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多线治疗失败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通过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双特异T细胞衔接器,第二次挽救治疗成功的案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文献报道显示,AIHA发病率为1.8~3.0/10万人年、患病率17/10万人,难治/复发患者占比高。其中,约50%的患者经一线糖皮质激素、二线CD20单克隆抗体及多种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多轮次复发且不能摆脱药物依赖。近年来,CD19 CAR-T细胞治疗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疗效显著。

研究团队介绍,针对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AIHA,11例患者经自体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均快速缓解,9例患者持续缓解中,但两例患者在持续缓解7~8月后复发,患者生存风险较大。目前,国际上针对CD19靶点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尚缺乏有效的二次挽救性治疗策略。

基于自身反应B/浆细胞均有可能参与自身抗体形成的理论,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可能与自身反应性长寿命浆细胞的持续存在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的检测证实了两例患者在复发时均存在较高比例的BCMA阳性浆细胞。

因此,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型靶向BCMA的双特异T细胞衔接器CM336。两例患者接受CM336治疗后溶血明显改善。第一例患者在第13天部分缓解,第17天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第二例患者在第19天部分缓解,第21天完全缓解,治疗期间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两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溶血指标明显下降,随访6个月持续处于无治疗缓解中。不良反应仅观察到1级皮肤硬结及低丙球蛋白血症,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施均表示,针对BCMA靶点的治疗不仅可以作为接受过CD19 CAR-T细胞治疗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复发后二次挽救治疗的策略,也为常规免疫抑制剂二线治疗失败的AIHA患者开展新的临床研究带来了更多可能。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56/NEJMc2502297

《中国科学报》 (2025-06-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