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4
选择字号:
神舟二十号将于4月24日发射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本报讯(记者甘晓)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将于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

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乘组包括两名航天驾驶员和1名飞行工程师,陈冬将成为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3次飞天的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均为第三批航天员,即将踏上个人首飞之旅。

林西强介绍,本次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其中,失重性骨丢失/心肌重塑是制约人类开展深空探索的重要医学问题,斑马鱼实验将以神舟十八号任务中建立的斑马鱼-金鱼藻二元生态系统为基础,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涡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该项目将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链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将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期间,除了开展上述3项生物实验外,还将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望在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高温超导材料空间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按计划,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来访,计划于今年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本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林西强表示,在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方面,神舟十九号乘组共参与实施了88个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利用全光阱实现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制备,建成国际首个空间光晶格量子模拟实验平台,原子温度冷却到了数十PK,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报》 (2025-04-2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效率创新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