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过去800万年中阿拉伯半岛反复出现湿润阶段
德国科隆大学Huw S. Groucutt团队研究了过去800万年中阿拉伯半岛反复出现的湿润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
撒哈拉-阿拉伯沙漠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地理屏障之一,阻碍了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物种的迁徙。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一障碍至少在1100万年前就已经存在。相比之下,中新世晚期和更新世的化石证据表明,撒哈拉-阿拉伯沙漠内部偶尔存在依赖水的动物群,如鳄鱼、河马等。这些动物群由河流和湖泊维持,而这些河流和湖泊在今天的干旱景观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尽管在过去的110万年里,阿拉伯半岛南部存在许多湿润阶段,但在此之前,人们对阿拉伯半岛的古气候知之甚少。
根据沙漠洞穴沉积物的气候记录,研究组揭示了过去800万年阿拉伯中部内陆反复出现的潮湿间隔。随着季风的影响减弱,潮湿时段的降水量减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多变。这与更新世期间北半球极地冰盖的增强吻合。潮湿的条件可能促进了哺乳动物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分散,阿拉伯半岛是大陆规模生物地理交换的关键十字路口。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859-6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疗效比较
德国弗赖堡大学Heinz Wiendl团队对托莱布替尼与特立氟胺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托莱布替尼是一种口服、可穿透血脑屏障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能够调节外周炎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持续免疫激活,包括与疾病相关的小胶质细胞和B细胞。但其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更多数据支持。
在两项三期、双盲、双模拟、事件驱动的试验GEMINI 1和GEMINI 2中,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被随机以1:1的比例分配接受托莱布替尼或特立氟胺用药。结果显示,在GEMINI 1试验中,托莱布替尼组和特立氟胺组的年化复发率分别为0.13和0.12,在GEMINI 2试验中,两组的年化复发率分别为0.11和0.11。至少持续6个月的残疾恶化确认发生率在托莱布替尼组为8.3%,在特立氟胺组为11.3%。两种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托莱布替尼组的轻微出血发生率高于特立氟胺组。
研究结果表明,在降低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年化复发率方面,托莱布替尼并不优于特立氟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415985
《中国科学报》 (2025-04-14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