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齐琼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3-24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现火山喷发引发严重北极霾

 

本报讯(记者王敏 通讯员齐琼)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光所)研究团队通过“星-地联合监测”,发现冰岛Sundhnukagigar火山2024年喷发的痕量气体二氧化硫,一周左右穿越2000多公里,导致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严重雾霾事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创新-地球科学》。

火山喷发如同地球的“化学喷雾弹”,或瞬间或缓慢向大气层排放数百万吨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在阳光作用下转化为硫酸盐颗粒,既能引发酸雨危害生态系统,又能像遮阳伞般反射阳光导致全球降温。更危险的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火山灰颗粒可深入人体肺部,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星-地联合监测”通过卫星监控火山喷发的“烟幕弹”及其扩散路径,用地基设备捕捉“烟迹”对目标区域的环境影响。

在“星”监测方面,由安光所自主研发、搭载于高分五号02星和大气环境监测01星的大气痕量差分吸收光谱仪,每天沿着卫星轨道完成全球大气成分扫描,精准捕捉大气污染物踪迹。在“地”监测方面,安光所在北极黄河站建设的地基差分吸收光谱仪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产卫星的地面校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获得的臭氧、二氧化硫等痕量气体和气溶胶消光廓线,对研究极区大气化学机制至关重要。此外,研究团队还采用污染源追踪模型,精确计算出不同区域污染物的“来龙去脉”。

该研究不仅验证了我国新一代环境监测卫星的精准度,更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随着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这种星地协同监测体系将成为守护地球家园的“生态预警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59717/j.xinn-geo.2024.100131

《中国科学报》 (2025-03-24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型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助力多相催化加氢 摄影师助攻科学家解析“闪电烟花”
2024年全球气候多项指标创下惊人纪录 地球自转能产生能量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