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口器被改装成3D打印机喷嘴。图片来源:曹长虹等
当因难以制造出足够细小的3D打印机喷嘴而绞尽脑汁时,一只蚊子给工程师带来了灵感。他们发现,这种昆虫的口器恰好具备喷嘴所需的特性。一根被切断的蚊子口器能够制成极细的3D打印喷嘴,用于制造移植所需的替代组织和器官。该研究11月19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研究人员起初无法找到足够薄的喷嘴来制造非常精细的结构——他们在市面上找到的最细喷嘴的内径为35微米,价格80美元。随后,研究人员又尝试了玻璃拉丝等技术,但这样制造出的喷嘴既昂贵又非常脆弱。
“这让我们思考是否有其他选择。”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曹长虹(音)说,“如果大自然能以合理的价格为我们提供所需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自己动手呢?”
于是,研究人员便去大自然寻找一种能胜任这项任务的天然器官。从蝎子的毒刺到蛇牙,他们最终发现了蚊子的口器,尤其是雌埃及伊蚊较硬的口器,能够打印出薄至20微米的结构。
曹长虹说,一个有经验的工人每小时可以用蚊子口器制作6个喷嘴,每个成本不到1美元,使得该工艺很容易扩大规模。这种天然的喷嘴可以安装在现有的3D打印机上。考虑到其生物来源,这种喷嘴的寿命相对较长:两周后,约30%的喷嘴开始失效,但冷冻的话,它们可以储存1年。
团队使用一种名为Pluronic F-127的生物墨水测试了这项技术。这种墨水可以为包括血管在内的生物组织构建支架,是一种制造替代器官的潜在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小生物“零件”用在机器上的例子——将蛾子的触角用于嗅觉无人机、将蜘蛛腿用于机械抓手。
英国斯旺西大学的Christian Griffiths表示,这项工作是人类工程师努力匹配大自然中的工具的又一例证。(赵婉婷)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w9953
《中国科学报》 (2025-11-21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