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牵头研制的“海底冷泉原位智能监测/探测站”在我国琼东南海域海马冷泉区,通过1500米级海试验证并顺利回收,标志着我国在海底冷泉原位监测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
“海底冷泉原位智能监测/探测站”围绕资源探测评价、冷泉流体活动探测、冷泉区边界层生物生态研究等科学需求,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原位观测,采集了海底甲烷、温度、微地震等关键数据。该系统可原位、实时、长周期监测海底冷泉形成及演化过程,用于海底可燃冰资源探测评价及海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实现了将实验室“搬迁”到海底原位开展研究的目标。
图为设备回收现场。本报记者朱汉斌报道 闫樨霖/摄
《中国科学报》 (2025-11-2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