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颗高尔夫球径直滚向球洞,却绕了个圈——有时甚至已经落下,又弹了出来。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尔夫球手的诅咒”,一直困扰着球员们。现在,科学家准确阐明了该现象是如何发生的,确定了球从洞中弹出的关键物理原理。相关论文11月5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
美国约克学院的Stephen Kuchnicki说:“这为击打高尔夫球的动力学之谜补上了一块拼图。”
推杆有3种不同的出球方式。在弹道式出杆中,球径直滚到洞中心,但速度非常快,会飞到洞的远端并弹出;在边缘出杆中,球会斜向靠近洞口,并在绕过边缘后滚走;而洞式出杆是最戏剧性的,类似于边缘出杆,不同的是当球绕过洞时会先落入其中,然后再弹出,这似乎违背了地心引力。
理论上,整个过程可以用牛顿经典力学来分析。但实际上,需要考虑3组不同的轴:一组用地面水平、天空竖直定义,一组由滚动球的旋转轴定义,还有一组是由相对于球与地面或洞之间的接触点定义的。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John Hogan说:“当球边缘移动到洞时,情况会变得复杂。”这是因为重力不再垂直于球滚动的方向和球转动的轴线。相反,当球进洞时,重力沿着洞壁拉动。Hogan说,球滚向洞的旋转和球沿洞壁滚动的旋转定义不同,使得数学表达式很难相互结合。
Hogan和匈牙利塞切尼·伊什特万大学的Mate Antali分析了由球滚动方向和从球中心到接触表面的线定义的轴的问题。“一旦球进入洞中,轴就会随之移动。”Hogan说。
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能够用相同的变量描述边缘出杆和洞式出杆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公式为更神秘的洞式出杆提供了新见解。当球滚入洞中并沿壁滑动时,它实际上开始绕连接中心和接触点的轴线旋转。但在某个时刻,惯性效应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球还没有到达洞底,侧向旋转便会减慢,导致球重新“爬”上洞壁。
球是否真的能滚出还很难说。用动力学术语来说,洞式出杆被称为“鞍平衡”,在落入或滚出洞口这两种结果之间摇摆。研究表明,任何特定的出杆结果都可能取决于非常轻微的“扰动”,比如洞边缘的一个缺口,这些扰动会使球滚向不同的方向。
Hogan说,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洞式出杆一直难以理解。以前大多数研究都选择数值方法,用计算机建模轨迹,然而鞍平衡“是数值上最难解决的问题”。Hogan说,这是因为计算机分辨率总是有限的,而鞍平衡是两个动力系统之间一个无穷小的边界,所以没有计算机可以完美识别出这样的边界。
然而,由于这一新公式的灵活性,研究人员能够将边缘和洞式出杆的描述相互插入,为分析这些特殊轨迹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会帮助人们提高高尔夫球技吗?“不太可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John McPhee说。不过,他很高兴这一现象终于得到了解释。(赵婉婷)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98/rsos.250907
《中国科学报》 (2025-11-06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