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自然》报道,过去一个月,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上升,但目前有限的新冠病毒监测数据正阻碍疫苗接种和卫生防控策略的制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全球新冠病毒病例数较前一个月增加了超过1.9万例。但研究人员表示,实际感染人数远超这一数字,原因是各国现在对感染数据的收集力度已不及新冠疫情期间。
“监测仍在进行,但规模比以往小得多。我们无法全面掌握目前流行的病毒变异株传播情况。”WHO流行病和大流行管理部门负责人Maria Van Kerkhove指出,“我认为现在人们对新冠病毒存在一种集体遗忘。”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家Antonia Ho警告,监测感染病例对于真正了解当前流行的病毒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缺乏高质量监测数据,卫生机构难以制定相应的疫苗推荐方案,也无法合理安排疫苗推广时间。
尽管用于追踪新冠病毒绝对感染人数的监测数据不如疫情期间完善,但研究人员仍在持续跟踪需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数量。“我们主要开展的是基于医院的监测。同时,废水监测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标,能反映社区内的病毒传播情况。”Ho补充说。
对新冠病毒样本的基因组分析显示,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变异株是XFG(又称Stratus)和NB.1.8.1(又称Nimbus)。Van Kerkhove 表示,Stratus变异株占报告病例的76%,主要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传播;Nimbus变异株占报告病例的15%,主要在西太平洋地区传播。截至9月4日,这两种变异株均被列入WHO“当前正在监测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名单。
Van Kerkhove表示,关于新冠病毒毒株的最新信息,远未全面反映病毒传播的真实情况,目前仍坚持上报新冠病毒相关数据的国家不足35个。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流行病学家Michael Head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仍会令人不适,而疫苗具有显著的公共卫生效益,仍是应对新冠病毒威胁的重要工具。
目前,美国的新冠疫苗接种主要针对65岁以上人群,英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则针对75岁以上人群及6个月以上免疫功能低下者。Head建议,应将疫苗推广范围扩大至年轻人群体。
此外,在德国、英国等国家,新冠疫苗及加强针的接种已被纳入秋季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策略,为冬季“呼吸道病毒季”做准备。然而,研究人员对新冠病毒是否属于季节性病毒提出质疑。
2021年一项关于新冠病毒传播的研究显示,90%的传播发生在3至17摄氏度的环境中。另一项评估非洲国家新冠病毒季节性的研究则发现,无症状传播的季节性与当地最冷的时段和地区相关。但监测数据同时显示,夏季因新冠病毒住院的人数也会出现增长。
Head认为,新冠病毒的季节性不如流感或普通感冒明显。这一特点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新冠疫苗接种活动是否应该全年开展,而非仅在秋季进行。
研究人员表示,研发一种融合流感和新冠病毒的二合一疫苗,从而覆盖所有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变异株是“终极目标”。但Head坦言:“我们目前与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李木子)
《中国科学报》 (2025-11-0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