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璇子)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会上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国各类群体的日常生活,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呈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用户规模半年翻番。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40岁以下中青年用户占比达74.6%,大专、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37.5%。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的年龄结构来看,中低龄用户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中,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3.8%;20~29岁用户占比为21.0%;30~39岁用户占比为19.8%;4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合计25.4%。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的受教育结构来看,受教育水平在初中的用户占比为29.8%,受教育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用户占比为28.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表示,年轻高知群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受度更高。
《报告》发现,我国相关企业积极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超过90%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国产大模型。截至2025年8月,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还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实践。
《中国科学报》 (2025-10-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