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翔为读者签名留念并加盖图书首发纪念印章。 胡珉琦 / 摄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实习生 赵婉婷
“一年前,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开馆时大家心里都比较忐忑,没想到一年后,我们成了保定‘显眼包’。”
一个周六的下午,还没顾得上吃午饭的馆长金海月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不久前,她刚参加完第31期科学公益讲堂,现在又马不停蹄地准备京津冀联合策划的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保定自然博物馆)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携手共建。因依托于古脊椎所的科研成果,丰富的藏品和展品资源让它成为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
作为古脊椎所研究员,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金海月在北京、保定两地奔波,遇上节假日总是忙到飞起。
最让金海月哭笑不得的是,去年国庆期间,保定自然博物馆竟然成了保定游客“投诉率”最高的旅游机构。她每天手机不离手,实时处理游客在“文旅诉求快处”平台上提出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是“抢不到票”。
保定自然博物馆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了金海月的预期,这让她切实感受到,“好的自然类博物馆在国内还是稀缺品”。
独一无二的科普含金量
采访当天,也是古脊椎所研究员吴飞翔第二次来到保定自然博物馆科学公益讲堂。他不仅要给现场观众作一场新的科普报告《水下3亿年:青藏高原的中、新生代鱼化石》,更重要的是,第一本由他独立写作完成的科普读物《山海折叠: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要在这里举行首发仪式。
这本花费5年时间打磨而成的科普书与青藏高原的两次科学考察,以及古脊椎所的诸多科研成果息息相关。吴飞翔以亲身经历为线索,将艰苦卓绝的科考历程、苍凉壮美的高原奇观、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激动人心的化石发现融为一体,配上亲手绘制的古生物插图,讲述了鱼龙、攀鲈、古犀牛、三趾马等各类古生物2亿年以来在青藏高原的演化传奇。
听完科学家的讲述后,观众再移步展厅去观察那些来历不凡的古动物标本,便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这不是保定自然博物馆第一次举行读书类活动。金海月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去年3月,古脊椎所研究员卢静就别出心裁在博物馆鱼类展厅作了一场由她翻译的科普书《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四亿年前的演化之谜》的悦读分享。她带着一群小朋友围坐在拉蒂迈鱼模型前,将从鱼到人的演化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们就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里。
在保定自然博物馆,最不缺的就是听科研人员讲故事。作为学术副馆长,古脊椎所副研究员赵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邀请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中从事自然研究的科学家到博物馆与观众分享交流,其中不乏一些顶级科学家。
据悉,保定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公益讲堂已经举办了31期,每月超过两期的活动频率也让这座博物馆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科普含金量。
去年6月,在一场“探秘恐龙世界”的直播活动中,赵祺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所所长徐星,副研究员史勤勤,以及科普达人“无穷小亮”一起带着网友“云逛馆”,最高视频播放量达到3860万次。
按照保定自然博物馆的春节排班表,赵祺将从大年初三开始连续值班5天,他邀请的5位科普大咖将连续为观众带来5场春节科普报告。
“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所研究员朱敏在保定自然博物馆成立了院士工作室,团队已将一批珍贵的化石运到博物馆并开展相关工作。
国内自然博物馆往往停留在展示标本的层面,很少挖掘、提升背后的科学和人文内涵,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保定自然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化石为载体,集中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以及演化论知识的专题博物馆,目标是将标本收藏、科研和展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正因如此,过去一年,全国各地的自然博物馆纷纷前来“取经”。“我们还来不及主动发出邀请,很多自然博物馆就自发地前来参观、与我们互动。”金海月说,能受到同行关注和认可让他们非常高兴。
在交流中,金海月提到,保定自然博物馆展陈的独特优势是以演化为主线,展示了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科学的逻辑性和完整性非常高。但她表示,配合展陈的文字解说内容仍需要在通俗性上继续提升。
此外,展陈方式除了标本展览,数字技术也应用其中,例如鱼类展区的三维动态模型及三维复原动画的展示,将生涩难懂或看起来不起眼儿的古生物化石生动地展现出来,真正做到了让观众看得懂。金海月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
在谈到“一票难求”问题时,金海月表示,随着服务条件的完善,博物馆每日放票数量已经从最初的600~1000张,增加到7000张,但在节假日期间票量还是比较紧张。“因为这座博物馆的标本数量非常大,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希望尽可能保证每一位游客的参观体验。”
金海月介绍,过去一年,保定自然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130万人次,尤其令她惊喜的是,保定市域外游客占比达到了43.49%,已经覆盖全国各省区市。“保定自然博物馆打卡热,也带动了保定市的旅游打卡量,真正实现了‘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中国科学报》 (2025-01-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