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李嘉茵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5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制备出金属-非金属置换式固溶体

 

本报讯(记者甘晓 实习生李嘉茵)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带领课题组用三正辛基膦 (TOP)对预先形成的铂 (Pt)纳米颗粒进行磷酸化,磷(P)原子能够取代处于晶体格点位置的部分Pt原子,形成Pt-P置换式固溶体。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材料科学的理解,还有望丰富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科书的内容。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微尺度》。

对置换式固溶体进行研究,可设计和优化金属材料及其他合金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对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通常形成间隙固溶体,即溶质原子(非金属原子)嵌入溶剂或母体原子(金属原子)堆垛形成的间隙位置,不太可能形成置换式固溶体。但对于Pt-P体系,它们形成置换式固溶体从晶体结构、原子大小和电负性角度似乎不违背休姆-罗瑟里定则。

研发团队首先在十八烯和油胺混合溶剂中制备出虫子状的Pt纳米颗粒,随后在高温下用TOP将其磷化。科研人员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磷化反应能够引起颗粒形貌的极大变化,磷化后的颗粒由虫子状变成直径约为4.8纳米的完全球形的置换式固溶体,且该固溶体可由多种表征手段协同证实。理论计算表明,如果磷化后的固溶体仍能维持稳定的面心立方结构,则P的掺杂上限约为10%,这一点和实验观察十分吻合,也与原子尺寸差异预示的有限固溶体相符。

有限的P掺杂现象可以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上得到解释。由于原子尺寸的差异,P原子取代部分Pt原子必然会在周围产生较大的晶格畸变,引起系统内能增加。虽然P原子取代Pt原子增加了系统可能存在的状态数,引起熵变增加,但在较低温度下,内能增加占主导,可能引起系统自由能增加。因此,P原子的取代应该有一个上限,在这个上限以下,畸变导致的内能增加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使晶体结构仍能保持稳定。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409927

《中国科学报》 (2025-01-15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邀您一起揭晓2024年度十佳博文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