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扬宗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29
选择字号:
平易风范里的非凡科学人生

 

《风范: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刘峰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定价:78元

■王扬宗

《风范:他们用一生写就的科学家精神》(以下简称《风范》)一书共收录了21位著名科学家。其中,年纪最大者是1904年出生的柳大纲先生;其次是出生于上世纪10年代的杨承宗、李薰、马大猷、施雅风和王守武,共5位;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有6位,包括黄葆同、夏培肃、邹承鲁、任继周、王文采和俞鸿儒;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有5位,即李振声、郑守仪、蒋新松、陈清泉和杨乐;最年轻的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即陈润生、陆大道、刘嘉麒和郭光灿4位。除了杨承宗先生之外,其余20位科学家都是院士。无论是不是院士,他们都是中国科学界的代表人物。

这些科学家还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科学生涯活跃期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是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共同成长的。

柳大纲、杨承宗、李薰、马大猷、王守武、黄葆同、夏培肃、邹承鲁等上世纪20年代之前出生或者前期出生的科学家,大都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成为新中国有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开拓者,他们的专业造诣和社会声望都较高。

本书中涉及的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初期出生的科学家,青年时代大都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许多人甚至在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以后多年无法从事专业工作,多数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科学研究的。无疑,他们的科研生涯很不平凡。

这些科学家中除了杨乐等极个别人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外,很多人都不大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因此,相比我国第一代及第二代科学家,这一两代科学家更不好定位也更不好书写,《风范》一书的作者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这是很不容易的。

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出生到40年代初期出生的这批科学家,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与祖国同甘共苦。他们的青年及中年时代遇到了很多挫折,致使他们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他们的学术盛年,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科技事业由于经费问题而处于非常艰难的一个时期。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了重要的成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对科学事业的执着、对学术专业的虔诚坚守。这是他们在科学上能够有所成就和有所突破的前提。

他们是普通人,面临着大家共有的种种日常生活琐屑和艰难困苦;他们又不普通,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放弃对科学的热爱,秉持对科学事业的使命和责任,因而总是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对此,《风范》一书提供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们的选材和叙事总是能从平易之中见卓越、从普通之中识非凡。

我国现代第一代科学家把现代科学引入中国,在民国时期为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奠定了初步基础。我国的第二代科学家,主要是以上世纪10年代的科学家为主,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事业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者。

这两代科学家之中,有很多人的名字如雷贯耳、家喻户晓。而第三代、第四代科学家中,除了少数的个例外,许多人都不为社会公众所知。他们在历史上会有什么样的定位、他们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他们如何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事业和精神,公众甚至是科技界都不是很清楚。

《风范》一书中则提供了非常鲜活的这两代科学家的形象,如王文采、俞鸿儒、蒋新松、杨乐,以及陈润生、陆大道、刘嘉麒、郭光灿等,他们或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默默耕耘取得突出成就,或为研究所和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或在传道授业培养人才方面成绩显著……总之,他们以平凡的人生书写了非凡的科学人生。《风范》的推出是对于中国科学家研究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界老前辈严济慈先生在大约100年前曾说,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是使科学在中国扎根,让他们的子女不再需要出国留学。

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到了新中国,科学在中国毫无疑问是扎根了,但很长时间里中国科学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几代科学家的科学造诣、科学精神和成败得失事关科学在中国扎根这一根本问题,关系到优秀科学传统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关系到当前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

关于这些科学家的经验、遭遇和学术传承等,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期盼《风范》的出版和后续采写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8-29 第3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