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珉 钟双喜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13
选择字号:
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需加强创新实践

 

■张珉 钟双喜

近年来,党和国家持续关注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育作为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并将践行文化自信自强理念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这是奋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必要之举。

因此,明晰文化自信自强对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意义价值、现实挑战及实施路径,对于高校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

为思政教育创新提供支持保障

作为实现精神独立的必要条件,以及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撑,文化自信自强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首先,文化自信自强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作为文化活动的一种,必须在文化自信自强的引领下,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为目标,以优秀文化塑造学生文化自觉、提升文化创新力,以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

其次,文化自信自强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优质内容。文化自信即肯定了中华文化的育人价值,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优化设计打开文化视野,高校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时代创新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通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来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文化自信自强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价值遵循与精神激励。在当今时代,文化自信自强有利于为正处于思想观念成长期的大学生树立一个价值遵循,引导大学生设立学习、生活、做人的基本底线,规范言行、自觉担当,明确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

最后,文化自信自强内蕴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笃行不怠的拼搏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感召力,凝聚大学生价值共识,激励其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振兴而砥砺奋进。

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挑战

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在文化特性方面的彰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具体而言,一是文化自觉意识薄弱,思政教育文化资源不足。当前,部分高校教育者对文化资源的思政育人价值认识不充分,且高校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引入融合、创新应用的系统机制,导致优秀文化资源进入思政教育课程、教材、课堂的渠道不通,思政教育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不足。

二是文化自信自强缺失,思政教育的文化引领作用偏弱。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往往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并未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较少、认同不足、学习不够。

三是文化创新滞后,思政教育文化活力不足。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但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以抽象思政理论灌输为主,课堂教学内容、模式、机制、载体单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思政教育机制改革的能力不足。

多措并举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首先,扎实做好顶层设计,筑牢文化育人理念。高校要从思想认识上树立对文化育人理念重要性的正确认知,积极转变思政教育观念,秉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原则,加强思政教育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把培养青年人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强放在突出位置,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发展的长期规划。

高校还要将培养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贯穿人才教育的全过程,融入治学办校的各环节,深入探索文化自信自强培养与思政教育创新的融合方式,推动文化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切实发挥优秀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其次,加强文化资源整合,优化思政教育课程设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资源如何取舍和转化、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民间文化和经典文献资料等进行梳理、整合,并组织思政教育课程设计工作者对文化资源进行适当创新转化,使其能顺利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例如,组织科研团队或项目组前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开展实地考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再次,重视师资力量培训,提升思政创新教学能力。高校应构建常态化思政教师文化素养与专业教学能力的进阶教育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要提高教师跨学科文化思政教学能力,提高思政教学课堂组织把控与教学方式创新能力;二是要拓宽文化视野,在以中华文化为本的前提下了解他国文化,学习先进思政教育经验,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三是要增强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能力,面对繁复、庞杂的思政文化资源,要具备话语体系建构意识与创新应用能力,赋予学生对思政教育新的观感,发掘新的思想启发。

最后,推进协同共育机制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文化环境。要将思政教育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灵活、高效地串联起来,构建多元主体、路径协同的育人机制。同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优质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改造和精神激励的积极作用,使校园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思维观念的熏陶与塑造。

(作者分别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2ZD033〉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24-08-13 第3版 大学观察)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