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陈鋆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31
选择字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提出实时监测鼻咽癌疗效新方法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陈鋆)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团队以鼻咽癌作为研究模型,利用一种血浆中的生物标志物,实现了鼻咽癌治疗效果和复发转移风险的实时动态监测,有望为鼻咽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策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癌细胞》。

“我们通过动态追踪患者血浆中的游离Epstein-Barr病毒DNA(cfEBV DNA),成功实现了对患者治疗响应性和复发转移风险的实时监测,为开展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孙颖表示。

自2019年起,孙颖团队跟踪了1000例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首次完整绘制出诱导化疗以及放疗过程中cfEBV DNA的动态变化图谱。他们以鼻咽癌作为模型,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大样本的观察性队列研究。

该研究通过观察1000名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液样本,发现了一个现象——在诱导化疗初期,血液中的cfEBV DNA会逐渐减少,但随着化疗的进行,减少的速度会放慢。如果患者的cfEBV DNA在治疗中迅速消失,那么肿瘤也会快速缩小,治疗效果就很好。相反,如果cfEBV DNA持续增加,那么肿瘤可能会继续增大,治疗效果就会变差。

目前该检测手段已在临床上应用。患者在常规的抽血检查中增加一个cfEBV DNA检测项目,就可以监测疗效,无须额外增加创伤。

该研究提出,利用治疗中cfEBV DNA的动态清零情况,帮助患者定制基于实时复发风险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而非采用现有的“一成不变”的治疗模式。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马骏表示,希望通过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这种基于cfEBV DNA检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否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4.07.001

《中国科学报》 (2024-07-31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