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晓云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7
选择字号:
大科普格局来了,科技期刊如何抓机遇

 

■包晓云

2022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科学普及是全社会的责任这点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我国科技期刊规模大、种类多、专业全,承担着发布和传播创新成果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如果科技期刊出版抓住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将会加快推进发展转型。

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协作

一般认为科学普及是科普期刊的重要责任,学术期刊往往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吸引优质稿源、提高文章被引率、提高影响因子等方面。但是,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仅靠科普期刊承担科学普及的责任是不够的。

我国科技期刊中学术期刊的数量远超科普期刊,学术期刊可以挖掘自身科技资源科普化的可能性,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同时,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有助于解决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长期存在的专业性强、受众狭窄、传播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实现科学普及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共同的使命。

在落实科普职责上,学术期刊与科普期刊各有优势。学术期刊是科技原创成果的“孵化器”,更接近科学技术本身;科普期刊更贴近普通受众,具有丰富的科普工作经验。二者可以互动协作,优势互补。

学术期刊应向优秀科普期刊“取经”,在期刊内容科普化方面积极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广为人知。科普期刊应当通过密切合作交流,关注了解科学技术前沿动态,创作时代性更强的科普作品。

国内有些期刊已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航空学报》《航空知识》均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航空学报》是学术期刊,《航空知识》是科普期刊,两刊在内容方面都涵盖航空航天全学科。两刊办刊过程中共享期刊内容资源、共建期刊编委会、共筑期刊传播平台、共育期刊编辑人才、共同开展特色品牌活动,通过机制体制一体化创新,实现了融合发展,成效卓著。

科研成果发表与科学普及联动

经过同行评议得以在学术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其质量和价值都有专业的保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进行普及的过程,充分发掘了科技论文的附加值,实现了论文本身社会效益和应用范围的最大化,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都大有裨益。

科技期刊出版要以科研成果发表和科学普及的协作联动为目标,大力推动机制的创新优化。

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来看,联动机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研究成果形成后,学术期刊在刊登成果的同时,应当同步考虑科学普及。有资源的学术期刊可以创作介绍最新科研成果的科普作品,在科普期刊或者其他渠道刊登发表科普作品。这使得科学研究成果一面世,既为行业所知也被大众所知。

英国《自然》杂志作为国际顶流学术期刊的做法是:一方面增强专业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设置多个非学术论文栏目,发表大量科普文章,宣传、解读《自然》的学术论文;另一方面,通过电子邮件等渠道向重点读者及公众推送非学术文章,大力宣传其刊出的学术论文,扩大传播影响。这种做法显然一举数得。

我国学术期刊在科技期刊科普化方面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取得良好成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科学基金》,每年年底邀请各领域科学家针对重要事件撰写评述文章,分析科学背景、科技进步意义、研究现状和差距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向非专业人士介绍各领域前沿。

从科普期刊的角度来看,联动机制需要增强主动精神。科普期刊从业人员通过与科学家、学术期刊的协作互动等途径,了解科技前沿动态、重大科研进展及重要科研成果,可以主动承揽科普创作任务。

比如《天文爱好者》就承担起科技成果与青少年读者之间的桥梁角色。有专业背景的编辑人员长期跟踪科研发展动态,通过“新闻速递”“前沿视点”等栏目,将近期的科技成果以深浅不同的层次进行介绍,并且优先刊登我国的重大成果。

科技工作者参与期刊科普创作

科普创作涉及科技、文学、教育等各专业领域,对创作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流科研成果要成为一流科普作品,离不开一流的创作队伍,创作人员既要熟悉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知识,又要具有很强的科普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科技工作者尤其科学家是科普创作的重要力量,由他们创作科普作品既有专业优势,又有自带流量的传播优势。期刊要善于通过聘请编委、组织活动等形式,把相关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会集起来,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科普创作队伍。

国内有很多期刊在建设科学家兼职创作队伍、形成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工作机制、促进期刊品牌发展方面取得了成功。如《协和医学杂志》组建了“学术+科普”双强创作团队,云集国内外一批权威人士组成学术团队,又从学术团队中选择富有健康科普创作能力和网络人气的15名专家,组成“健康科普行动”主创团队,促进了期刊品牌持续提升。

总之,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对科技期刊出版形成了压力,也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科技期刊要顺势而为、勇于担当、迎难而上,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履行科普工作责任,为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国民科学素质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

《中国科学报》 (2024-05-17 第4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