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7
选择字号:
科学家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本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包小辉教授、张强教授等首次完整实现了基于单光子干涉的远距离双节点纠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际首个城域三节点量子纠缠网络。该工作使得现实量子纠缠网络的距离由以往的几十米延长至几十公里,整整提升了3个数量级,为后续开展盲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增强长基线干涉等量子网络应用奠定了科学与技术基础。5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据介绍,在远距离分离的独立量子存储器间建立纠缠,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控制单光子相位。基于单光子干涉的纠缠方案在纠缠速率方面有重大优势,然而实验难度非常高。在纠缠过程中,量子存储的控制激光、频率转换泵浦激光、长光纤信道等带来的细微相位抖动都会导致最终生成纠缠的退相干。

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设计并发展了一套非常精巧的相位控制方案。他们首先通过超稳腔稳频压制控制激光线宽,其次通过光锁相环构建读写激光间的相位关联,最后通过远程分时相位比对构建两节点间的相位关联。采用以上相位控制技术,并利用量子频率转换,团队成功实现了相距十几千米远的量子存储器之间的纠缠。

以此为基础,团队构建了国际上首个城域三节点量子纠缠网络。其中,Alice节点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Bob节点位于合肥创新产业园,Charlie节点位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该网络可以在任意两个量子存储器节点间建立纠缠。

研究人员介绍,该工作使得现实量子纠缠网络的距离由几十米延长至几十公里,为后续开展分布式量子计算、分布式量子传感等量子互联网应用奠定了基础。该工作是国际首个城域多节点量子网络实验,而且与其他双节点远距离实验相比,纠缠效率高两个数量级。

审稿人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308-0

《中国科学报》 (2024-05-17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