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1
选择字号:
成就名医,更要成就良医

 

“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丛书”(6卷),秦泗河等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王一方

今年9月17日至22日,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将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骨科学界乃至中国医学界的重大事件。大会能申请成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秦泗河,2017年,他作为申办委主席,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为中国成功申办到这次大会的主办权。

秦泗河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具有国际声誉的矫形外科专家,被俄罗斯国家伊里扎洛夫中心聘为名誉教授,被国际肢体重建联合会推荐为第六届主席(2023—2024)。他潜心研究肢体矫形、残肢功能重建,开创了多项学术研究和诊疗模式上的世界第一:首次提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连枷腿”的分型与外科治疗策略,首创了“外固定与肢体重建”新的整合学科,提出并践行“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与“一路两线三平衡”下肢矫形原则。

盛会召开之前,秦泗河联袂国内数十位不同学科领域顶级骨科专家,共同编著了“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丛书”(6卷)。

在现代临床医学的谱系中,骨科属于临床大类之一。依据疾病的临床归因,人类疾病大致有三分。

其一是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系统、器官、细胞、组织在细菌、病毒等外在毒力破坏下的炎症性“销蚀”,继而导致躯体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的快速毁弃,以及感染性休克。临床医学的对应策略是“战争模型”,即使用抗生素、靶向药物等。

其二是内外致病因素持续性侵害、退行性消耗而导致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慢性衰变,继而失代偿、失平衡,导致躯体形态、功能、代谢衰竭,如心血管疾病延宕,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持续性恶化导致的心衰、呼衰、肝衰、肾衰。临床医学的对应之策是“替代模型”,即采用人工心肺、肝肾或者心肺、肝肾移植等治疗方式。

其三则是先天畸形、后天疾病、创伤因素导致躯体支撑体系的缺失或失平衡,甚至肢体失能、残障,运动不能、受限,临床医学的应对之策是“重建与再造”。也就是说,骨科与运动医学的要义是重建躯体的支撑体系,重塑肢体的平衡力以及运动功能。

骨科疗愈的真谛永远是再造平衡、重塑功能。而骨科功能重建的核心是“支撑”效应,秦泗河的专著大大拓展了“支撑”的学术内涵,它不仅只是技术支撑、商业支持,还有骨科人的人格支撑和哲学定力。

回顾骨科结构与功能重建的临床学术历程,道路并不平坦。由骨外固定技术催生的骨重建-肢体重建起源于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外固定技术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骨折外固定与初级肢体延长的草创阶段;引进应用Ilizarov技术阶段;“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成立,被国际学术界推崇。

早在1976年,为快速救治唐山大地震伤病员,中医骨伤专家孟和医师在中医“小夹板固定骨折”理念的基础上研制出“骨折复位固定器”,后来在倡导中西医结合的骨科大师尚天裕的支持下不断改进、完善,1982年成立“全国骨伤科外固定学会”,得到卫生部的支持与推广。

1991年9月,Ilizarov技术的开创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伊里扎洛夫到北京301医院授课,成为Ilizarov技术与肢体重建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Ilizarov技术体系传入中国后,秦泗河融入了本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元素,开辟了一条与俄罗斯及西方不同的外固定与肢体重建道路。

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CEFS)成立,秦泗河任主委,大力推动这项事业。他率先垂范,披荆前行,至2021年12月31日,手术治疗各类肢体畸形残疾病人36664例(已建立数据库),是世界上手术治疗下肢畸形残疾最多的人,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24065例、脑性瘫痪4902例,均为单病种世界之最。他是中国下肢矫形外科领军人物、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交叉学科奠基者,被称为“世界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手术第一人”。

他将自己的学术心得总结成28字箴言:“医患同位,时空一体,有无相生,应力控制,动静结合,再生修复,自然重建。”

谈及这项事业的深度拓展,秦泗河不无伤感,他叹息中国的临床医学仍然有很深的生物医学模式印痕,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生命与死亡认知的哲学智慧依然存在巨大缺失。当下被社会舆论广为诟病的骨科“内固定”(打钉子,上钢板)、置换假体等AO学派优先路径,背后一定程度上是巨大商业利益与市场推动,它极大妨碍了以本土微创外固定技术为特色的生态骨科技术的推广。

无疑,当下肢体残疾重建手术的临床投入与产出仍不尽如人意,经济效益不彰,如何改进?仍需协调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更何况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是一门横断性的交叉学科,尤其需要医者的系统思维,既要“挖竖井”,又要“挖横井”,既重视专科细分,也重视科间协同、全科整合,把握好“理性与直觉”“理性与悟性”的张力。

秦泗河本人就是在海量手术实践中不断开悟与升华的。遗憾的是,当前骨科课堂里传授的主要还是以西方医学范式为代表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旧哲学,造就了一些满眼都是高新技术崇拜,还夹杂了高技术的高冷姿态的“专家”。殊不知肢体畸形残疾的形态与功能重建,属系统性身心障碍,任何一项精准手术、高新技术都无法消除系统性肢体畸形残缺及其伴随的身心残障,而医法自然,应力调控,系统分析、个体化施治,就能将繁杂问题用简单方法解决。

如何开辟骨科功能重建学术的新天地,离不开医者的人文情怀与哲学定力,秦泗河经年累月力倡全人价值的思辨。在他看来,骨科功能重建事业不仅要成就名医,更要成就良医,知晓是非利害,更洞悉荣辱高下。

什么是良医?秦泗河的标准很朴实,那就是“心中时时装着患者,把心掏给患者”。他创办了“快乐骨科”,致力于统筹躯体与心理的双重重建与康复,既关注患者的生活品质,也眷顾他们的生命信念,既重建肢体,也重建生活;把握好躯体功能重建与社会关系重建的张力,疗愈疾病,也纾解疾苦,把拯救身心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痛苦伦理拴在心头,时时牵挂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在秦泗河的专著里,横亘着许多深层次的临床范畴,需要细细品读。他早已跳脱出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的机械唯物论窠臼,既突出了物理性思辨,如点-线-面-柱、应力与剪力,内与外、快与慢的辩证法;又凸显出生物性思辨,在先天与后天病因、常见病与罕见病归属、局部与整体、骨骼与肌肉、动与静、反馈与负反馈、进化与退化、辅助与替代、康复与康养、强健与萎缩之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尤为可贵的是,他深谙中国传统哲学的真谛,将其融入临床,创造性地发展了Ilizarov技术体系,让中国特色的骨科重建技术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令人倾慕的目光。

有理由相信,2024年金秋召开的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定会绽放出北京气派、中国风范。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24-03-01 第3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