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7
选择字号:
“小柯”秀

 

《科学》

不完全细胞分裂形成植物质外体桥

法国波尔多大学的Emmanuelle M. Bayer等研究人员发现,植物质外体桥是通过内质网依赖的不完全细胞分裂而成。该研究揭示了植物通过不完全分裂促进细胞间的交流。11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

通过电子断层成像,研究人员绘制了细胞板窗孔到质外体的过渡。他们发现,内质网在窗孔之间连接子细胞,随着细胞板成熟,窗孔收缩,导致质膜围绕收缩的内质网管道成形。内质网的存在阻止窗孔融合,形成质外体,而其缺失则导致关闭。内质网-质膜蛋白结合物在窗孔收缩期进一步稳定新生的质外体。在拟南芥中进行的基因缺失实验减少了质外体的形成。

与传统的细胞分裂模型不同,植物细胞通过不完全分裂生成子细胞之间的质外体沟通桥。虽然这对植物的多细胞性至关重要,但导致桥稳定而不是断裂的分子事件仍不清楚。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n4630

《细胞》

Ⅲ型干扰素诱导肠道上皮细胞焦亡并损害黏膜修复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Ivan Zanoni等研究人员发现,Ⅲ型干扰素诱导肠道上皮细胞的焦亡并损害黏膜修复。相关论文11月4日在线发表于《细胞》。

研究人员探讨了干扰素如何影响肠道黏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他们发现,Ⅲ型干扰素,而非Ⅰ型或Ⅱ型干扰素,通过诱导Z-DNA结合蛋白1(ZBP1)上调延迟上皮细胞再生。肠道损伤后形成的Z-核酸被ZBP1感知,导致半胱天冬酶-8激活并切割GSDMC。

切割的GSDMC通过焦亡驱动上皮细胞死亡,并分别延迟结肠炎或辐射后大肠或小肠的修复。Ⅲ型干扰素/ZBP1/半胱天冬酶-8/GSDMC轴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也处于活跃状态。这些研究结果突出了Ⅲ型干扰素延迟肠道修复的能力,这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或接受放射治疗的个体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组织损伤和修复是炎症的标志。尽管关于调控组织损伤的机制已有大量信息,但炎症如何影响修复的机制性见解仍然缺乏。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0.010

《中国科学报》 (2024-11-07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邀您一起揭晓2024年度十佳博文 智利大型能源项目威胁世界最大望远镜
全球尺度风速与植物水力性状的关系获揭示 地球早期大气层曾发生碘氧“大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