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7-11
选择字号:
科学快讯

 

电子电偶极矩可改进测量精度

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平衡为寻找未被发现的、违反电荷宇称对称的粒子提供了动力。与这些新粒子相关场的真空波动相互作用将诱发电子的电偶极矩(eEDM)。研究人员利用电子,在经受强分子电场并相干演化长达3秒的方式,提出迄今为止最精确的eEDM测量方法。

相关研究结果比此前的上限提升了约2.4倍。该结果为新物理学的广泛类别提供了1013电子伏特以上的限制,超出了当前或未来几十年可用粒子对撞机的直接范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g4084

费米子对随引力增加自旋涨落

科学家直接观测了哈伯德晶格气体中费米子配对的非局域性质,在双层显微镜下使用约 1000个费米子钾-40原子进行自旋和密度分辨成像。完整的费米子对揭示了随着引力增加而消失的全局自旋涨落。

在强相关状态下,研究人员发现费米子对的大小与粒子间的平均间距相同。该研究为强相关费米子系统的赝隙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4245

高导电性固体电解质改变传统电池

利用高熵材料的特性,科学家通过增加已知锂超离子导体的成分,设计出一种高离子导电固体电解质,可以消除离子迁移障碍,同时保持超离子传导的结构框架。

其组成复杂的合成相,显示出离子电导率的提高。该研究展示了高导电性固体电解质能够在室温下对厚锂离子电池阴极进行充电和放电,从而有潜力改变传统的电池配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d7138

新型太阳能电池可提高转换效率

提高双端单片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需要减少重组损失。通过将带隙为1.68电子伏特的三卤化物钙钛矿与碘化哌嗪结合,研究人员改善了能带排列,减少了非辐射重组损失,并增强了电子选择接触处的电子提取。这样,太阳能电池显示,p-i-n单结的开路电压高达1.28伏,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高达2伏。串联电池的认证功率转换效率高达32.5%。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5872

气候变暖影响秋天叶片衰老时间

通过卫星、地面、碳通量和实验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秋季初期变暖和秋季末期变暖对叶片衰老有相反的影响,逆转通常在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发生。

在84%的北方森林地区,冬至前温度的升高导致树木叶片衰老发生时间平均提前1.9±0.1天每摄氏度,而冬至后温度的升高使叶片衰老持续时间延长2.6±0.1天每摄氏度。目前叶片衰老开始时间早和进展慢的变化轨迹,影响了整个北半球生长季节时间和森林生产力的趋势。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5098

古环境决定陆生脊椎动物是否跨越华莱士线

科学家利用地理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模型,对20000多种脊椎动物进行的分析显示,广泛的降水耐受性和扩散能力,是跨越地区降水梯度跨越华莱士线的关键。

东南亚Sundanian谱系在类似于华莱士区潮湿的“垫脚石”的气候中进化,而澳大利亚的气候也促进Sahulian在大陆架的演化。Sahulian谱系主要是在干燥的条件下进化的,这塑造了动物的独特性。科学家展示了过去环境条件下,动物适应的历史如何塑造不同的进化和全球生物地理结构。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7122

(李言编译)

《中国科学报》 (2023-07-11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科学网给您拜年了!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