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5
选择字号: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有了新视角

 

本报讯(见习记者孙丹宁)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大连理工大学医学部教授刘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卿光焱等合作,提出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目前,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被认为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存在对靶点抑制效果差、无法跨越血脑屏障以及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疗法。

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因具备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和不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基于细胞外囊泡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断出现。于是,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人源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来抑制Aβ肽聚集,从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通过实验分离,研究团队得到了人源小胶质细胞释放的大小不同、具有异质性的细胞外囊泡,其中包括小的细胞外囊泡和微囊泡。小的细胞外囊泡不抑制Aβ肽聚集,但微囊泡强烈地抑制Aβ肽聚集。

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小的细胞外囊泡相比,微囊泡可以减少阿尔茨海默病脑内的Aβ斑块,进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认知能力下降问题,减轻神经炎症,这表明微囊泡可以作为一种潜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而且与小的细胞外囊泡相比,微囊泡集中了多种Aβ聚集的抑制剂。

该研究结果表明,微囊泡是多种Aβ抑制剂的集合平台,这些抑制剂可以协同治疗,这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e0293

《中国科学报》 (2023-06-0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制造出首枚“黑洞炸弹”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哈佛认证抗衰清单:红茶+浆果有助逆龄 揭秘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化规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